[ xīng ]
讀音:xīng
拼音:xing
簡繁:星
五筆:JTGF
五行:金
部外:暫無
五筆:JTGF
筆畫:9畫
吉兇:吉
倉頡:AHQM
結(jié)構(gòu):上下
鄭碼:KMC
四角:60105
區(qū)位:4839
統(tǒng)一碼:661F
異體字:?,曐,皨,?,?,?,?,?
英漢互譯:a star,planet,any point of light
筆順:豎、橫折、橫、橫、撇、橫、橫、豎、橫
筆順演示王由三橫一豎構(gòu)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xué)。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于“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768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內(nèi)容來源于:www.tangqie.com
單一淵源:以官為氏。春秋宋國司星子韋之后有星氏。司星,古代主管占候天象的官員。
《康熙字典》【辰集上】【日部】 星:又姓。《廣韻》《羊氏家傳》曰:南陽太守羊續(xù),娶濟北星重女。
現(xiàn)在河北省鹽山縣、滄縣,今鹽山縣有1個星馬村;青海省星姓村在清乾隆初有2個星家莊,今有4個:平安有上、下星家莊,湟中有2個星家莊;山東省曲阜市有星家村。
一、星xīng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今黑龍江之嫩江縣,河北之獲鹿,山西之太原、大同、臨汾、長治,甘肅之永登等地有分布。漢族、土族姓氏。《鄭通志》、《續(xù)通志》之《氏族略》亦收載。《姓氏考略》注云:“宋司星子韋之后。”司星,官名,掌管觀察天文星象。此當(dāng)以世職為氏。
2、土族之興姓,由土族語“佛爾敦”而得。“佛爾敦”與“佛敦”音相近,而“佛敦”漢意為“星”。遂或以星為姓。見《中國人的姓名·土族》。漢代有星靡;晉代有星重,濟北人,以女妻南陽太守羊續(xù);元代有星吉;明代有星奎,敘州推官。
二、星
星姓分布:分布較廣,但人數(shù)不多。
星姓起源:
1、古帝少昊氏之后,見《姓苑》。
2、春秋時宋司星子韋之后。
3、土族姓。
星姓名人:
星重,晉時濟北人,其女嫁南陽太守羊續(xù)為妻。星奎,明時沅江人,洪武中任敘州府推官。
郡望:濟北。
一、星xīng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今黑龍江之嫩江縣,河北之獲鹿,山西之太原、大同、臨汾、長治,甘肅之永登等地有分布。漢族、土族姓氏。《鄭通志》、《續(xù)通志》之《氏族略》亦收載。《姓氏考略》注云:“宋司星子韋之后。”司星,官名,掌管觀察天文星象。此當(dāng)以世職為氏。
2、土族之興姓,由土族語“佛爾敦”而得。“佛爾敦”與“佛敦”音相近,而“佛敦”漢意為“星”。遂或以星為姓。見《中國人的姓名·土族》。漢代有星靡;晉代有星重,濟北人,以女妻南陽太守羊續(xù);元代有星吉;明代有星奎,敘州推官。
二、星
星姓分布:分布較廣,但人數(shù)不多。
星姓起源:
1、古帝少昊氏之后,見《姓苑》。
2、春秋時宋司星子韋之后。
3、土族姓。
星姓名人:
星重,晉時濟北人,其女嫁南陽太守羊續(xù)為妻。星奎,明時沅江人,洪武中任敘州府推官。
郡望:濟北。
其他姓氏
[ 星 ]字的同音字 - [ xing ]
[ 星 ]的同部首字 - [ 日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