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ng bì zì yòng
注音ㄍㄤ ㄅ一ˋ ㄗˋ ㄩㄥˋ
正音“愎”,不能讀作“fù”。
首字母G
近義詞我行我素
反義詞虛懷若谷、從善如流
感情剛愎自用是貶義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yǔ)、定語(yǔ);含貶義,十分固執(zhí)自信。
解釋剛:強(qiáng)硬。愎:固執(zhí);任性。剛愎:倔強(qiáng)固執(zhí);不接受別人的意見(jiàn)。自用:自以為是。固執(zhí)任性;自以為是。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例子他想起李玉亭所說(shuō)蓀甫的剛愎自用來(lái)了。他決定了主意不跟著蓀甫跑了。(茅盾《子夜》十)
辨形“愎”,不能寫作“復(fù)”。
辨析剛愎自用和“我行我素”;都有“不接受別人的意見(jiàn);自己做自己的”意思。但剛愎自用含貶義;偏重在“頑固任性;自以為是”;“我行我素”偏重在“照平常的一套去做。”
英語(yǔ)obstinate and self…willed
俄語(yǔ)самодурство
德語(yǔ)eigensinnig und herrisch(selbstherrlich und starrsinnig)
法語(yǔ)n'en faire qu'à sa tête(entêté)
日語(yǔ)強(qiáng)情でてんで人の意見(jiàn)(いけん)を聞かない
頭字剛
尾字用
謎語(yǔ):最自以為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