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消失;毀敗。
引唐 馮贄 《云仙雜記·蜀中厚樸》:“蜀中 厚樸,若酒后采之,紫色蕩散,用輒無力。”《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錢贈年少》:“東京 汴州 開封府 界有個員外,年踰六旬,鬚髮皤然,只因不伏老,兀自貪色,蕩散了一個家計。”清 王夫之 《九昭》:“日長逝而不留兮,固蕩散其匪今。”
⒈ 散盡。
引《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有個員外,年逾六旬,須發皤然,只因不伏老,兀自貪色,蕩散了一個家計,幾乎做了失鄉之鬼。」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shishangyizu.com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