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拘墟”。
⒉ 比喻孤處一隅,見聞狹隘。語本《莊子·秋水》:“井蛙不可語于海者,拘于虛也。”陸德明釋文:“本亦作'墟'。”
⒈ 亦作“拘墟”。比喻孤處一隅,見聞狹隘。
引語本《莊子·秋水》:“井鼃不可語於海者,拘於虛也。”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益知天下事經緯錯綜,決非印板所能印定,而出格之語,不可與拘墟者道也。”郭沫若 《羽書集·和平的武器與武器的和平》:“故爾我們的努力,是要一縱一橫,亦大亦小,決不好高騖遠,亦不拘虛篤時。”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shishangyizu.com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