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虛偽詭詐。
引《魏書·劉仁之傳》:“仁之 外示長者,內懷矯詐。”《北史·馮元興傳》:“﹝ 曹昂 ﹞常徒步上省,以示清貧,忽遇盜,大失綾縑,時人鄙其矯詐。”宋 蘇洵 《蘇氏族譜亭記》:“其矯詐脩飾言語,足以欺罔君子,是州里之大盜也。”清 昭槤 《嘯亭續錄·李賡蕓之死》:“不意終身之名敗於末路,亦可以戒仕途之矯詐者矣。”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shishangyizu.com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