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不出聲;不說話。
引《朱子語類》卷四七:“色取仁而行違,底是大拍頭揮人;鄉(xiāng)愿是不做聲不做氣做罪過底人。”《蕩寇志》第七八回:“蔡京 不做聲,搖著頭只是嘆氣。”丁玲 《小火輪上》:“同事們知道她心中的忿忿和煩郁,又不知怎樣安慰她,把話說得恰當,只好都默默的不做聲。”
⒈ 沉默不語。也作「不則聲」、「不作聲」。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只不做聲,一手提了包裹,往岸上就走。」
?含義網(wǎng)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guī)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shishangyizu.com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或?qū)δ斐闪巳魏纬潭鹊膫Γ埣皶r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