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喻可望而不可即之物。
引元 喬吉 《兩世姻緣》第一折:“抹一塊鼻凹里砂糖,流兩行口角底頑涎。”元 曾瑞 《斗鵪鶉·風情》套曲:“假真誠好話兒親曾驗,鼻凹里砂糖怎去餂。”亦省作“鼻凹糖”。 《雍熙樂府·點絳唇·子弟收心》:“燕不下口內涎,餂不著鼻凹糖。”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shishangyizu.com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