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竄軼”。
⒉ 逃奔;逃散。
⒈ 亦作“竄軼”。逃奔;逃散。
引《宋書·臧質傳》:“臧敦 等無因自駭,急便竄逸,迷昧過甚,良可怪嘆。”宋 蘇轍 《制置三司條例司論事狀》:“轍 恐掌財者必有盜用之姦,捕盜者必有竄逸之弊。”《明史·侯琎傳》:“況邊地磽瘠,霜早收薄,若更徵稅,則民不復耕,必致竄逸。”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撥軍隊駐扎 荊 襄,以防竄軼?!?/span>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shishangyizu.com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