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遲佪”。
⒉ 同“遲回”。
⒈ 亦作“遲佪”。同“遲回”。
引清 劉大櫆 《吳君墓志銘》:“居恒言貌循循,至其臨禍福利害,則一斷以義命,而無纖芥遲徊眷顧之私。”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一:“余尚遲徊,尚書謂:‘彼等亦君之子民耳,不如給之。’”唐 宋儋 《報友書》:“遲佪循軀,偭俛未已。”宋 林逋 《寄上金陵馬右丞》詩:“盡道 次公 當(dāng)入相,江湖那肯久遲徊。”
?含義網(wǎng)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zhǔn)查詢,規(guī)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shishangyizu.com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或?qū)δ斐闪巳魏纬潭鹊膫Γ埣皶r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