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牙齒咬斷。
引《禮記·曲禮上》:“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孔穎達 疏:“濡,濕也。濕軟,不可用手擘,故用齒斷決而食之。決,猶斷也。”《孟子·盡心上》:“放飯流歠,而問無齒決,是之謂不知務。”朱熹 集注:“齒決,嚙斷乾肉,不敬之小者也。”梁啟超 《新史學·論書法》:“《史記》之書法也,豈嘗有如 廬陵 之《新五代史》, 晦菴 之《通鑒綱目》,咬文嚼字,矜愚飾智,齗齗於緦小功之察,而問無齒決者哉!”
⒈ 用齒咬斷肉。
引《禮記·曲禮上》:「濡肉齒決,干肉不齒決。」
?含義網(wǎng)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guī)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shishangyizu.com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