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抄掠。
引《漢書·王莽傳下》:“赤眉 力子都、樊崇 等以饑饉相聚,起於 瑯邪,轉鈔掠,眾皆萬數。”《北史·于翼傳》:“此寇之來,不過鈔掠邊牧耳,安能頓兵城下。”宋 范仲淹 《上攻守二策狀》:“饋運輜重,動有鈔掠。”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一:“此制 遼 金 元 同,而 明 不同者,懼北寇之鈔掠也。”
⒈ 搶奪、劫取。也作「抄掠」。
引《后漢書·卷四七·班超傳》:「謝遂前攻超,不下;又鈔掠無所得。」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shishangyizu.com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