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高聲呼名;點名。科舉時代殿試后,皇帝呼名召見登第進(jìn)士,叫唱名。佛教語。佛教徒念佛時,唱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音樂術(shù)語。歌唱旋律時,為了便于發(fā)音和區(qū)別音級,常用七個拉丁文的音節(jié)來代表自然音階中的七個音級,即do、re、mi、fa、sol、la、si、(或ti)。我國工尺譜中的上、尺、工、凡、六、五、乙,亦為唱名。六、五、乙的低八度音則唱作合、四、一。參見“工尺譜”。
⒈ 高聲呼名;點名。
引《北史·元文遙傳》:“令 趙郡王 叡 宣旨唱名,厚加慰喻。”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到拈鬮這日, 劉云 將應(yīng)鬮各吏名字,開列一單,呈與知縣相公看了。喚里書房一樣寫下條子,又呈上看罷,命門子亂亂的總做一堆,然后唱名取鬮。”
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逐隊唱名,俯首就案。”
⒉ 科舉時代殿試后,皇帝呼名召見登第進(jìn)士,叫唱名。參見“臚唱”。
引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學(xué)校貢舉部·唱名》:“《宋朝會要》曰:‘ 雍熙 二年三月十五日, 太宗 御 崇政殿 試進(jìn)士, 梁顥 首以程試上進(jìn),帝嘉其敏速,以首科處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賜及第。’唱名賜第,蓋自是為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說稗·荊釵記》:“王龜齡 年四十七,大魁天下,以書報其弟曰:‘今日唱名,蒙恩賜進(jìn)士及第。’”
⒊ 音樂術(shù)語。歌唱旋律時,為了便于發(fā)音和區(qū)別音級,常用七個拉丁文的音節(jié)來代表自然音階中的七個音級,即do、re、mi、fa、sol、la、si、(或ti)。我國工尺譜中的上、尺、工、凡、六、五、乙,亦為唱名。六、五、乙的低八度音則唱作合、四、一。參見“工尺譜”。
⒋ 佛教語。佛教徒念佛時,唱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
⒈ 按名冊高聲點名。
引《北史·卷五五·元文遙傳》:「令趙郡王叡宣旨唱名,厚加慰喻。」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正值知州投文換牌,唱名點到江溶名字。」
⒉ 舊時殿試后,皇帝呼名召見登第的進(jìn)士。
引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一一·鄭僑登云梯》:「先是考官用分?jǐn)?shù)編排,石君當(dāng)居上,臨唱名始易之云。」
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唱名》:「上御集英殿拆號唱進(jìn)士名,各賜綠襕袍、白簡、黃襯衫。」
英語solfege
法語solfè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