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斗樓”。
⒉ 一種供瞭望敵情用的活動建筑。一說即敵樓,城上的一種建筑,亦憑以望敵。
⒈ 亦作“鬭樓”。一種供瞭望敵情用的活動建筑。一說即敵樓,城上的一種建筑,亦憑以望敵。
引《后漢書·岑彭傳》:“橫 江水 起浮橋、鬭樓,立欑柱絶水道,結營山上,以拒 漢 兵。”按,《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九年》引作“關樓”。 胡三省 注曰:“‘關樓’, 范 書作‘鬭樓’,猶今城上敵樓也。”《舊唐書·李光弼傳》:“敵恃眾直逼其城,以車二乘載木鵝、蒙衝、鬭樓、橦車隨其后。”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shishangyizu.com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