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同“赴湯蹈火”。
⒈ 同“赴湯蹈火”。
引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蹈湯火。”
《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九年》:“丈夫與其自投網(wǎng)羅,為天下笑,曷若相與戮力同心,赴蹈湯火,豈徒脫禍,兼富貴可求!”
明 張居正 《乞鑒別忠邪以定國是疏》:“臣是顧命大臣,義當(dāng)以死報(bào)國,雖赴蹈湯火,皆所不避。”
⒈ 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xiǎn)。也作「赴湯蹈火」。
引《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蹈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