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比喻某種現象頻繁發生(常含厭煩意),一般跟“就”連用。
例這兩日又不揀早涼行,動不動老大藤條打來。——《水滸傳》
英be apt to; frequently; always; easily;
⒈ 表示很容易發生某種行動。
引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二折:“房玄齡、徐茂公 真老儍,動不動將人罵。”
《西游記》第七六回:“只恨他動不動分行李散火。”
老舍 《四世同堂》三五:“那里整天整夜的擁擠著的人馬車輛,動不動就會碰傷了人。”
⒈ 經常、每每,指慣常的行為。
引《儒林外史·第一回》:「又自己不來,遣幾個粗夯小廝,動不動大呼小叫,鬧的王冕不得安穩。」
《文明小史·第三〇回》:「你們這般年輕人,總是拜服外國,動不動贊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