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鉤辀”。鷓鴣鳴聲。
⒉ 象聲詞。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語音。
⒈ 鷓鴣鳴聲。
引唐 韓愈 《杏花》詩:“鷓鴣鉤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攢青楓。”宋 歐陽修 《送梅秀才歸宣城》詩:“罷亞霜前稻,鉤輈竹上禽。”清 曹寅 《白杜鵑意謂聲似鷓鴣》詩:“何處啼山雪滿身,鉤輈愁過落花晨。”
引唐 劉禹錫 《蠻子歌》:“蠻語鉤輈音,蠻衣斑斕布。”清 沉起鳳 《諧鐸·雉媒》:“綵衣翩若,軟語鉤輈。”劉師培 《文說》:“故宣之于口,或音涉鉤輈。”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shishangyizu.com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