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舊指從外國進口的貨物。
英imported goods;
⒈ 舊指從國外進口的物品。舊時外國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載運而來,故名。
引魯迅 《偽自由書·從幽默到正經(jīng)》:“當提倡國貨聲中,廣告上已有 中國 的‘自造舶來品’,便是一個證據(jù)?!?/span>
⒈ 由外國進口的貨物。
引清·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胡書農(nóng)設席宴客》:「鬼子酒為舶來品,當為白蘭地、惠司格、口里酥之類。當時識西文者少,呼西人為鬼子,因強名之曰鬼子酒也?!?/span>
例如:「委托行里賣的盡是舶來品?!?/span>
近來路貨 水貨 外國貨
反本地貨 土產(chǎn)
1、以前在市場里,舶來品很少見,現(xiàn)在卻可用車載斗量來形容。
2、他們跋涉遷徙來到這富饒的黑土地,與涌入的多國移民共同雜居,生活在洋火、洋蠟、洋柿子、洋酒、洋油的舶來品中。
3、設立關稅壁壘以擊退舶來品的入侵,就像布設坦克陷阱、戰(zhàn)壕、鐵絲網(wǎng),用以抵御或延緩敵軍的攻勢。
4、儒家還有一個額外優(yōu)勢,就是它是中國本土的產(chǎn)物,不像共產(chǎn)主義是舶來品。
5、的確,中國的網(wǎng)游企業(yè)與其為了一個舶來品爭得面紅耳赤,不如爭取得到目前的大蛋糕上更多的份額。
6、如同西多士和下午茶一樣,戶外燒烤由西方舶來品逐漸演變,至今已成為港人至為鍾意的休閑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