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墜落;下落。
⒉ 崩塌;殘破。
⒊ 衰落;衰敗。
⒈ 墜落;下落。
引三國 魏 曹植 《離繳雁賦》:“掛微軀之輕翼兮,忽頽落而離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滍水》:“滍水 之北有積石焉,世謂 女靈山 ……北面有如頽落,劣得通步,好事者時有扳陟耳。”
⒉ 崩塌;殘破。
引《北史·外戚傳·馮熙》:“洛陽 雖經(jīng)破亂,而舊《三字石經(jīng)》宛然猶在,至 熙 與 常伯夫 相繼為州,廢毀分用,大至頽落。”
唐 韓愈 《祭湘君夫人文》:“外無四垣,堂陛頽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來祭享。”
明 文徵明 《玄墓山探梅倡和詩序》:“雖有古剎名藍,歲久頽落。”
⒊ 衰落;衰敗。
引元 方回 《瀛奎律髓·梅圣俞<較藝和王禹玉內(nèi)翰>》:“承平時省試諸公,例有倡和,於考校兩不相妨……南渡以后,此風(fēng)頽落,知舉監(jiān)試官,用從官言路之長,小試官四十餘人。”
清 顧炎武 《<萊州任氏族譜>序》:“問其恆產(chǎn),而亦皆支撐以不至於頽落。”
老舍 《趙子曰》第四:“他平日奮斗的精神被這張悲痛的黑影遮掩得正像院中那株老樹那樣頹落。”
⒈ 毀朽敗落。
引唐·韓愈〈祭湘君夫人文〉:「外無四垣,堂陛頹落。」
近頹敗
1、所有來參加葬禮的人都不愿與李銳多說話,畢竟李家已經(jīng)將要頹落,沒有繼承人的家族,已經(jīng)失去了結(jié)交的價值。
2、空曠無人的廢墟,死神一樣的邀請聲,頹落的茅草屋隱約有東西移動的聲音,小心的往前走著,突然一個森白的手骨抓住我的腳落入了深淵。
3、看著西邊頹落的落日,忽然明白了這異樣的感覺就是因為有陰陽家高手的存在。
4、遺跡之間的能量沖突是戰(zhàn)爭的導(dǎo)火索,因為一方出現(xiàn),另一方的遺跡能量就會相應(yīng)的頹落。
5、狗蛋和水伯的臉上也滿是舒適之色,那緊張和頹落的無力感一下子就消失了,換來的則是內(nèi)息慢慢被調(diào)衡了。
6、一直以平,我從未有過如此頹落,干燥的嘴唇上帶著血塊,原是被咬破了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