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石田落花詩。明代。唐寅。 萬紫千紅莫謾夸,今朝粉蝶過鄰家。昭君偏遇毛延壽,煬帝難留張麗華。深院青春空白鎖,平原紅日又西斜。小橋流水閑村落,不見啼鶯有吠蛙。
早上五盤嶺。唐代。岑參。 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棧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一。唐代。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禪堂。唐代。柳宗元。 發地結菁茆,團團抱虛白。山花落幽戶,中有忘機客。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萬籟俱緣生,窅然喧中寂。心境本同如,鳥飛無遺跡。
春日即事。宋代。呂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遲,強來庭下探花期。雪消池館初春后,人倚欄桿欲暮時。亂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麥自無知。池邊垂柳腰支活,折盡長條為寄誰?
江間作·其一。宋代。潘大臨。 白鳥沒飛煙,微風逆上舡。江從樊口轉,山自武昌連。日月懸終古,乾坤別逝川。羅浮南斗外,黔府古河邊。
度大庾嶺。唐代。宋之問。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觌S南翥鳥,淚盡北枝花。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蝶戀花·湘水自分漓水下。明代。王夫之。 湘水經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飛哀瀉。冰玉半灣塵不惹,停凝欲挽東流駕。百尺危崖誰羽化。一捻殘香,拈插莓苔隙。憶自尋香人去也,寒原夕陽燒悲灺。
白鹿洞二首·其二。唐代。王貞白。 一上西園避暑亭,芰荷香細午風輕。眼前物物皆佳興,并作吟窩一味清。
雁蕩寶冠寺。宋代。趙師秀。 行向石欄立,清寒不可云。流來橋下水,半是洞中云。欲住逢年盡,因吟過夜分。蕩陰當絕頂,一雁未曾聞。
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唐代。錢起。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谷口一作:溪上)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重別薛華。唐代。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風濯錦川。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清代。納蘭性德。 微暈嬌花濕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夢回疑在遠山樓。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蕩玉簾鉤。待聽鄰女喚梳頭。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盤曲四五十里至黃牛嶺見黃花川。唐代。王維。 危徑幾萬轉,數里將三休?;丨h見徒侶,隱映隔林丘。颯颯松上雨,潺潺石中流。靜言深溪里,長嘯高山頭。望見南山陽,白露靄悠悠。青皋麗已凈,綠樹郁如浮。曾是厭蒙密,曠然銷人憂。
愁。唐代。杜甫。 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渭水秦山得見否?人今罷病虎縱橫!
發閬中。唐代。杜甫。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盡日無村塢。江風蕭蕭云拂地,山木慘慘天欲雨。女病妻憂歸意速,秋花錦石誰復數?別家三月一得書,避地何時免愁苦?
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唐代。杜甫。 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尊雖盡日,白發好禁春。石角鉤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野寺垂楊里,春畦亂水間。美花多映竹,好鳥不歸山。城郭終何事,風塵豈駐顏。誰能共公子,薄暮欲俱還。
堂成。唐代。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客亭。唐代。杜甫。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圣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殘生事,飄零任轉蓬。
浪淘沙·一泊沙來一泊去。唐代。白居易。 一泊沙來一泊去,一重浪滅一重生。相攪相淘無歇日,會教山海一時平。
金山行。宋代。郭祥正。 金山杳在滄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宮。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仿佛懸西東。我泛靈槎出塵世,搜索異境窺神功。一朝登臨重嘆息,四時想象何其雄!卷簾夜閣掛北斗,大鯨駕浪吹長空。舟摧岸斷豈足數,往往霹靂搥蛟龍。寒蟾八月蕩瑤海,秋光上下磨青銅。鳥飛不盡暮天碧,漁歌忽斷蘆花風。蓬萊久聞未曾往,壯觀絕致遙應同。潮生潮落夜還曉,物與數會誰能窮?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白云南來入長望,又起歸興隨征鴻。
瀑布。唐代。章孝標。 秋河溢長空,天灑萬丈布。深雷隱云壑,孤電掛巖樹。滄溟曉噴寒,碧落晴蕩素。非趨下流急,熱使不得住。
杳杳寒山道。唐代。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度大庾嶺。唐代。宋之問。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開圣寺。唐代。溫庭筠。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宋代。辛棄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云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舟過謝潭三首·其一。宋代。楊萬里。 風頭才北忽成南,轉眼黃田到謝潭。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幃急看紫巉巖。
舟過謝潭三首·其三。宋代。楊萬里。 碧酒時傾一兩杯,船門才閉又還開。好山萬皺無人見,都被斜陽拈出來。
夜宿石門詩。南北朝。謝靈運。 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暝還云際宿,弄此石上月。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發。異音同致聽,殊響俱清越。妙物莫為賞,芳醑誰與伐?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發。
舟過謝潭三首·其二。宋代。楊萬里。 夾江百里沒人家,最苦江流曲更斜。嶺草已青今歲葉,岸蘆猶白去年花。
泗州僧伽塔。宋代。蘇軾。 我昔南行舟擊汴,逆風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旗腳轉。回頭頃刻失長橋,卻到龜山未朝飯。至人無心何厚薄,我自懷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若使人人禱輒遂,告物應須日千變。我今身世兩悠悠,去無所逐來無戀。得行固愿留不惡,每到有求神亦倦。退之舊云三百尺,澄觀所營今已換。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繞淮甸。
睡起畫堂,銀蒜押簾,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羅天,正溶溶養花天氣。一霎暖風回芳草,榮光浮動,掩皺銀塘水。方杏靨勻酥,花須吐繡,園林排比紅翠。見乳燕捎蝶過繁枝。忽一線爐香逐游絲。晝永人間,獨立斜陽,晚來情味。
便乘興攜將佳麗。深入芳菲里。撥胡琴語,輕攏慢捻總伶俐??淳o約羅裙,急趨檀板,霓裳入破驚鴻起。顰月臨眉,醉霞橫臉,歌聲悠揚云際。任滿頭紅雨落花飛。漸鳷鵲樓西玉蟾低。尚徘徊、未盡歡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間世。這些百歲,光陰幾日,三萬六千而已。醉鄉路穩不妨行,但人生、要適情耳。
哨遍·春詞。宋代。蘇軾。 睡起畫堂,銀蒜押簾,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羅天,正溶溶養花天氣。一霎暖風回芳草,榮光浮動,掩皺銀塘水。方杏靨勻酥,花須吐繡,園林排比紅翠。見乳燕捎蝶過繁枝。忽一線爐香逐游絲。晝永人間,獨立斜陽,晚來情味。便乘興攜將佳麗。深入芳菲里。撥胡琴語,輕攏慢捻總伶俐??淳o約羅裙,急趨檀板,霓裳入破驚鴻起。顰月臨眉,醉霞橫臉,歌聲悠揚云際。任滿頭紅雨落花飛。漸鳷鵲樓西玉蟾低。尚徘徊、未盡歡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間世。這些百歲,光陰幾日,三萬六千而已。醉鄉路穩不妨行,但人生、要適情耳。
水仙子·嘲楚儀。元代。喬吉。 順毛兒撲撒翠鸞雛,暖水兒溫存比目魚,碎奔忙兒壘就陽臺路。望朝云思暮雨,楚巫娥偷取些工夫。殢酒人歸未,停歌月上初,今夜何如?
折桂令·問秦淮。清代??咨腥?。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遙看數點帆小。亂葉翻鴉,驚風破雁,天角孤云縹緲。官柳蕭疏,甚尚掛、微微殘照?景物關情,川途換目,頓來催老。
漸解狂朋歡意少,奈猶被、絲牽情繞。座上琴心,機中錦字,覺最縈懷抱。也知人、懸望久,薔薇謝,歸來一笑。欲夢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曉。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宋代。周邦彥。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遙看數點帆小。亂葉翻鴉,驚風破雁,天角孤云縹緲。官柳蕭疏,甚尚掛、微微殘照?景物關情,川途換目,頓來催老。漸解狂朋歡意少,奈猶被、絲牽情繞。座上琴心,機中錦字,覺最縈懷抱。也知人、懸望久,薔薇謝,歸來一笑。欲夢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曉。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五代。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唐代。岑參。 聞說輪臺路,連年見雪飛。春風曾不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后游。唐代。杜甫。 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统钊珵闇p,舍此復何之?
齊安郡中偶題·其一。唐代。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答張十一功曹。唐代。韓愈。 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未報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絕句漫興九首。唐代。杜甫。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謂誰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去(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懶慢無堪不出村,呼兒日在掩柴門。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舍西柔桑葉可拈,江畔細麥復纖纖。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對孤峰絕頂,云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親曾見,是龍潭白晝,海涌潮頭。
當年黃帝浮丘。有玉枕玉床還在不。向天都月夜,遙聞鳳管,翠微霜曉,仰盼龍樓。砂穴長紅,丹爐已冷,安得靈方聞早修。誰知此,問原頭白鹿,水畔青牛。
沁園春·憶黃山。宋代。汪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對孤峰絕頂,云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親曾見,是龍潭白晝,海涌潮頭。當年黃帝浮丘。有玉枕玉床還在不。向天都月夜,遙聞鳳管,翠微霜曉,仰盼龍樓。砂穴長紅,丹爐已冷,安得靈方聞早修。誰知此,問原頭白鹿,水畔青牛。
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宋代。歐陽修。 洛陽正值芳菲節,秾艷清香相間發。游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
菩薩蠻·春云吹散湘簾雨。清代。納蘭性德。 春云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柳煙絲一把,暝色籠鴛瓦。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
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宋代。阮閱。 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欄干。一雙燕子,兩行征雁,畫角聲殘。綺窗人在東風里,灑淚對春間。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浣溪沙·百畝中庭半是苔。宋代。王安石。 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縈回。愛閑能有幾人來。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臺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閑卻!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后,思量著。
千秋歲引·秋景。宋代。王安石。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臺風,庾樓月,宛如昨。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閑卻!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后,思量著。
臨江仙·淺淺余寒春半。宋代。晏幾道。 淺淺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長。煙迷柳岸舊池塘。風吹梅蕊鬧,雨細杏花香。月墮枝頭歡意,從前虛夢高唐,覺來何處放思量。如今不是夢,真個到伊行。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玉鉤金鎖,管是客來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盡,猶賴有梨花。
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極目猶龍驕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箋花。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宋代。李清照。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玉鉤金鎖,管是客來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盡,猶賴有梨花。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極目猶龍驕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箋花。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清代。納蘭性德。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代扶風主人答。唐代。王昌齡。 殺氣凝不流,風悲日彩寒。浮埃起四遠,游子彌不歡。依然宿扶風,沽酒聊自寬。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主人就我飲,對我還慨嘆。便泣數行淚,因歌行路難。十五役邊地,三四討樓蘭。連年不解甲,積日無所餐。將軍降匈奴,國使沒桑乾。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瘢。鄉親悉零落,冢墓亦摧殘。仰攀青松枝,慟絕傷心肝。禽獸悲不去,路旁誰忍看。幸逢休明代,寰宇靜波瀾。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少年興運會,何事發悲端。天子初封禪,賢良刷羽翰。三邊悉如此,否泰亦須觀。
閣于山與湖之間,山圍如屏,湖繞如帶,山與湖交相襲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屬,至是則如密如防,環拱而不忍去。西湖連延數里,繚如周墻。湖之為陂為寖者,彌望如江流。山與湖之形,經斯地也,若胥變焉。閣屹起平田之中,無垣屋之蔽,無藩離之限,背負云氣,胸蕩煙水,陰陽晦明,開斂變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閣既成,主人與客,登而樂之,謀所以名其閣者。
秋水閣記。清代。錢謙益。 閣于山與湖之間,山圍如屏,湖繞如帶,山與湖交相襲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屬,至是則如密如防,環拱而不忍去。西湖連延數里,繚如周墻。湖之為陂為寖者,彌望如江流。山與湖之形,經斯地也,若胥變焉。閣屹起平田之中,無垣屋之蔽,無藩離之限,背負云氣,胸蕩煙水,陰陽晦明,開斂變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w既成,主人與客,登而樂之,謀所以名其閣者?! ≈魅藦陀诳驮唬骸翱鸵嘀硬远嘤谒??今吾與子亦猶是也。嘗試與子直前楹而望,陽山箭缺,累如重甗。吳王拜郊之臺,已為黍離荊棘矣。邐迤而西,江上諸山,參錯如眉黛,吳海國、康蘄國之壁壘,亦已蕩為江流矣。下上千百年,英雄戰爭割據,杳然不可以復跡,而況于斯閣歟?又況于吾與子以眇然之軀,寄于斯閣者歟?吾與子登斯閣也,欣然騁望,舉酒相屬,已不免啞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還而相笑與?” 客曰:“不然。于天地之間有山與湖,于山與湖之間有斯閣,于斯閣之中有吾與子。吾與子相與晞朝陽而浴夕月,釣清流而弋高風,其視人世之區區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嚇也為何如哉?吾聞之,萬物莫不然,莫不非。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輕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則夫夔蚿之相憐,鯈魚之出游,皆動乎天機而無所待也。吾與子之相樂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兩行也,而又何間焉?” 主人曰:“善哉!吾不能辯也?!惫靡郧锼w,而書之以為記。崇禎四年三月初五日。
如夢令·題淮山樓。宋代。蘇軾。 城上層樓疊巘,城下清淮古汴。舉手揖吳云,人與暮天俱遠?;陻?,魂斷,后夜松江月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