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年徒碌碌,此去欲何之。見塔知城近,依山覺路欹。
詩情流水外,鞭影夕陽時。戎馬書生倦,長歌有所思。
新安道中。清代。嚴金清。 頻年徒碌碌,此去欲何之。見塔知城近,依山覺路欹。詩情流水外,鞭影夕陽時。戎馬書生倦,長歌有所思。
(1837—1909)江蘇無錫人,字紫卿。同治間入左宗棠幕,辦理稅厘及營務,后參與鎮(zhèn)壓甘肅回民反抗。歷任浙江溫州通判、臺灣淡水同知、新疆迪化知州、陜西延榆綏道。有《嚴廉訪遺稿》。 ...
嚴金清。 (1837—1909)江蘇無錫人,字紫卿。同治間入左宗棠幕,辦理稅厘及營務,后參與鎮(zhèn)壓甘肅回民反抗。歷任浙江溫州通判、臺灣淡水同知、新疆迪化知州、陜西延榆綏道。有《嚴廉訪遺稿》。
四月八日漫作。。弘歷。 浴佛傳佳節(jié),清和景尚妍。每因逢此日,不禁憶當年。兒女花真幻,昔今時久遷。齊云遙在望,愧我未忘緣。
鯽鳉鯖鱖魚圖為王菊堂賦四首 其三。明代。陳璉。 秋水湛然清,人間無數(shù)罟。游鯖時往來,鱗鬣凈堪數(shù)。
贈溫縣尹 其一。明代。林弼。 雙溪水繞新縣綠,溪上桑麻春雨足。雞犬不驚牛犢閒,野人笑語喧溪屋。縣有賢尹溫如玉,知我民情諳土俗。陽春布澤百里均,不問深山與窮谷。木樨無瘴烽無煙,公館瀟灑如神仙。松邊拄笏看山色,竹外援琴聽澗泉。黃童白叟思借賢,鼓舞春風又三年。會稽未羨晝錦旋,玉麟金虎看腰懸。
浣紗溪。清代。張惠言。 朝看云橫暮雨斜,東風一例送年華,舊愁新恨滿天涯。胡蝶一春隨落絮,燕兒終日說飛花,此情何處不堪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