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集第三,重來聚竹屋。屋小爐火紅,竹疏窗紗綠。
我到獨濡遲,走仆連番速。細雨灑前宵,步行石崅犖。
當門石尤奇,迎我如立鵠。盤飧已羅陳,野味勝魚肉。
主客一笑言,今夕安且燠。吾生不善飲,而喜對糟麴。
三爵已酡顏,醉倒不自覺。客持右軍書,琳瑯重滿幅。
惜余已矇眬,家雞渾野鶩。把燭跋其尾,濡墨沾毫禿。
催詩寺鐘聲,聲聲印心曲。詩新句早成,此際淡無欲。
消寒三集飲香亭處分得欲字。清代。許傳霈。 消寒集第三,重來聚竹屋。屋小爐火紅,竹疏窗紗綠。我到獨濡遲,走仆連番速。細雨灑前宵,步行石崅犖。當門石尤奇,迎我如立鵠。盤飧已羅陳,野味勝魚肉。主客一笑言,今夕安且燠。吾生不善飲,而喜對糟麴。三爵已酡顏,醉倒不自覺。客持右軍書,琳瑯重滿幅。惜余已矇眬,家雞渾野鶩。把燭跋其尾,濡墨沾毫禿。催詩寺鐘聲,聲聲印心曲。詩新句早成,此際淡無欲。
余生而魯鈍,雅不善詩。歲辛巳,由湖返杭,尤絕意不吟詠,復何稿之可存乎。偶理叢殘,有不忍遽棄者,念少壯遭際多艱,賴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沒天性,言情紀事,時見乎詞,則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錄之,起咸豐癸丑,終光緒辛巳,得八卷,計古今體若干首。初有無可齋、倦游軒、七二鈴館、春暉室諸編目,茲分注各年下以存舊名。 ...
許傳霈。 余生而魯鈍,雅不善詩。歲辛巳,由湖返杭,尤絕意不吟詠,復何稿之可存乎。偶理叢殘,有不忍遽棄者,念少壯遭際多艱,賴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沒天性,言情紀事,時見乎詞,則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錄之,起咸豐癸丑,終光緒辛巳,得八卷,計古今體若干首。初有無可齋、倦游軒、七二鈴館、春暉室諸編目,茲分注各年下以存舊名。
寄盧進齋。宋代。顧逢。 酒邊無日不團欒,獨冷齋中憶舊歡。窗外一株紅杏樹,三年不得與君看。
感懷。近現代。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嘆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五月八日敝宅修會得春字。明代。湛若水。 盛夏郁郁苦炎氛,諸公一來滿座春。翠筱炊煙浮雜俎,腐儒粗糲薦香蘋。酒行未幾起者半,會合況豈由乎人。欲托長歌歌不足,金蘭為我盡殷勤。
菩薩蠻·金鋪半掩銀瞻滿。宋代。蔡伸。 金鋪半掩銀瞻滿。個人應恨歸來晚。軋軋櫓聲遲。那知心已飛。迎門一笑粲。嬌困橫波慢。偎倚綠窗前。今宵人月圓。
鮑融州病足叩謁適遇孝若示融州菊詩和篇次韻。宋代。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久待一州當斂惠,終煩諸野要營求。我今不啻便應足,獨恨於君百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