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疊荒山滿四圍,征鞍系劍背斜暉。遙知梁國白云下,此際吾親獨倚扉。
齊魯道中望睢陽有念。宋代。張方平。 重疊荒山滿四圍,征鞍系劍背斜暉。遙知梁國白云下,此際吾親獨倚扉。
(1007—1091)應天宋城人,字安道,號樂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復中賢良方正科。歷知昆山縣,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論建甚多,主與西夏講和。累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數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反對任用王安石,極論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師致仕。既告老,而論事益切,于用兵、起獄尤反復言之。卒謚文定。有《樂全集》。 ...
張方平。 (1007—1091)應天宋城人,字安道,號樂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復中賢良方正科。歷知昆山縣,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論建甚多,主與西夏講和。累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數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反對任用王安石,極論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師致仕。既告老,而論事益切,于用兵、起獄尤反復言之。卒謚文定。有《樂全集》。
次韻和石學士見寄十首。宋代。宋庠。 榮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劇春熙。須知散櫟無庸日,方到群材構廈時。
寓郭外別業。明代。陶益。 江郭側徑云一隈,石壁歷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牘細行誰與裁。
臺郡八景。宋代。章甫。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
憶昔自京至關中將四千里所歷古跡不能殫記因閒居無事追賦律詩凡十首目之曰憶晉以泄曩日之思云。。李轅。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御賜圓通禪寺后以詩寄善世全室。。蒲庵禪師。 龍河再鎮感皇情,倡道從來屬老成。睹史夜摩皆聽法,震丹竺國總知名。日邊華構開金剎,海上孤峰見赤城。寶掌有符重應記,虛空同壽祝升平。
初春遣興三首始於志退休而終於惓惓許國之忠。宋代。陸游。 白發凄涼故史官,十年身不到長安。即今天末吊形影,何日上前傾肺肝。孤憤書成詞激烈,五噫歌罷意卒酸。此懷欲說無人共,安得相攜素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