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橫山簇。柏箭森如束。滿眼飛蓬撩亂,知幾幾、未膏沐。
快意忽破竹。一奩明翠玉。千古江山只么,人都道、為君綠。
卜算子(次韻虞夔憲剛簡新作巴綠亭)。宋代。魏了翁。 江橫山簇。柏箭森如束。滿眼飛蓬撩亂,知幾幾、未膏沐。快意忽破竹。一奩明翠玉。千古江山只么,人都道、為君綠。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中秋下浣次計幕諸公佳什之韻。。趙善括。 駒隙匆匆不暫留,誰能宴坐學裴休。君攜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澤秋。水浸斜陽紅影濕,煙橫疊巘翠光浮。何時再卜秋屏約,共踏西風爛熳游。
用伯初韻再和一篇請子溫戶曹同賦。宋代。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不嫌青女暫試粉,卻要風師小回轍。君看萬點已可憐,半雜春泥封地裂。版曹平生詩作史,坐陋故人探禹穴。惜花未忍任零落,借酒生春面如纈。酒醒定作返魂章,筆底有丹工點鐵。
忍草庵度夏寄貽京王二。清代。侯文熺。 分將禪舍作書巢,補葺何妨自剪茅。客病最宜親梵夾,家貧只合薦山肴。恰逢花盡荷擎蕊,正苦林疏筍放梢。長吏任教征稅遍,傳呼應不到荒郊。
莫子憲中奉挽歌詞三首 其二。宋代。葛勝仲。 材資合黃閣,器業偃朱轓。教府依模范,樞庭驗討論。成梁繄杜預,障水幸王尊。二紀朋僚舊,追懷慟寢門。
海嘯。。盧青山。 嗟汝海兮猶蒼穹,橫以眠兮寰球中。肆渺彌兮誰能蹤,中有島兮浮西東。此即吾人所謂五洲,載于鴻濤兮如游蠛蠓。原谷紛兮地厚渥,蕃我族兮億兆同。居之樂兮室巍隆,廩之實兮黍麥充。拄我父兮長藤筇,引我子兮言蛩蛩。攜以往兮海之側,海其藍兮天其碧。信三才兮吾中居,載以覆兮安吾跡。諧相處兮各有端,慎燮理兮在吾力。嗟宙宇兮玄微淵,智如粟兮爭迷惑。事唯恭兮猶莫知,浪忽至兮奔如鏑。豈下水而上涌,如天崩以下擊。樓閣如吹微塵,大塊脆而若紙。八萬之眾掃以空,況吾孑孑之父子。失我親兮摧我肝,幸而生兮孰若死。踽吾足兮尋其遺,何一步兮三慟止。紛總總兮陳其尸,遍隰畛兮布涘沚。或首斷而肢離,或陷洫以掛枝。細拂發以撫額,辨眉目與裳衣。日為旰兮淚為枯,終不得兮我所思。頹以跪兮力已沮,望群尸兮漫涂路。軀雖異兮死則同,此八萬兮何莫非吾子父。終而起兮試招魂,目泣血兮齒穿齦。蹇予聲兮何悠長,浮以往兮回以翔。企予踵兮海崖旁,使予聲兮及要荒。我所招兮我所親,及予親兮亦及予群氓。聲所向兮無回航,日之墮兮暮蒼蒼。嗟予聲兮終有止,唯此天海兮茫茫無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