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勤苦覓仙儔,不做神仙未肯休。緣合自然成大道,豈教凡輩覓蹤由。
還丹復(fù)命篇 其二十六。宋代。薛道光。 幾年勤苦覓仙儔,不做神仙未肯休。緣合自然成大道,豈教凡輩覓蹤由。
陜府雞足山人,一名式,又名道原,字太源。嘗為僧,法號紫賢,又號毗陵禪師。云游長安,留開福寺。后為道士。徽宗崇寧五年寓郿,遇石杏林傳授口訣真要,乃注解《悟真篇》,作《復(fù)命篇》及《丹髓歌》。高宗紹興中壽至一百十四歲卒。 ...
薛道光。 陜府雞足山人,一名式,又名道原,字太源。嘗為僧,法號紫賢,又號毗陵禪師。云游長安,留開福寺。后為道士。徽宗崇寧五年寓郿,遇石杏林傳授口訣真要,乃注解《悟真篇》,作《復(fù)命篇》及《丹髓歌》。高宗紹興中壽至一百十四歲卒。
歲末自嘲二首 其二。。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忘筌坐悅鳣鮪發(fā),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福州長溪樂山王居士遣兒惟惺投師薙發(fā)寫師頂。宋代。釋普濟。 瘦骨棱層一擔(dān)夫,幾年寥落在江湖。面皮捩轉(zhuǎn)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惠文伯居士請贊 其六。。釋崇岳。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之寶。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沒人情,佛亦掃。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同周車駕邵憲副宴馬大參舊署。明代。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相見歡。明代。王虞鳳。 新興蛾髻如盂。插金鵝。點點薔薇香露、沁牙梳。勻面罷,呼女伴,坐氍歈。又向綠窗深處、賭樗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