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謚“文正”,后改謚“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后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于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于后世。 ...
夏竦。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謚“文正”,后改謚“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后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于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于后世。
贈劉翰林聯句。近現代。毛澤東。 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謁學尊。途見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餓身。
題古中盤五松圖。清代。蔡新。 昔聞畢宏韋偃畫古松,振筆長風浩呼哅。如何此卷僅矮幅,而多夭矯騰踔之蟠龍。鱗爪攫拿勢莫至,濤聲在耳云蕩胸。倬哉萬松老居士,筆端具有造化工。此圖何處得畫本,傳自古云盤谷之中峰。侍從宸游多燕暇,相對勝友此扶筇。濡毫拂素標異狀,貌得盤山古干真形容。最憐后彫質,沐日浴月幾春冬。太平之世豈獨民仁壽,草木亦含雨露濃。君不見,泰山上有五大夫,風煙剝落摧秦封。如此蒼髯礌磈突兀自千古,得非福地神秀鐘。松兮松兮,安得布襪青鞋盤桓于爾側,彷佛乎桂殳木客之高蹤。
寄荅子立董兄。明代。邊貢。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游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潭。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住江南。
勸農二首奉呈同官諸丈 其一。。陳淳祖。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風顏。周行撫泉石,碧匣開潺湲。尚想讀書聲,猶在松樹間。此事已難會,沂水何時還。朗吟蘇仙語,明月下前灣。
投贈刑部尚書不忽木公。元代。趙孟頫。 胄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詩書師法在,簪紱相門傳。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邊。帝心知俊彥,群望屬英賢。大木明堂器,朱絲清廟弦。吉人詞自寡,君子德為先。斷獄陰功厚,優儒禮數偏。我非天下士,人謂地行仙。山好雙游屐,溪清一釣船。賦詩時遣興,好客恨無錢。政爾韋編絕,俄聞束帛戔。風塵驅驲騎,霜雪灑鞍韉。別婦經春夏,離鄉整四千。家書愁展讀,旅食困憂煎。郎位蒙超擢,官曹幸接聯。屢聞哦鄙句,信或有前緣。知己誠難遇,捫心益自憐。樊中淹澤雉,春晚怨啼鵑。驥病思豐草,鴻冥羨遠天。仁言如借便,白首向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