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帶惹香,猶系別時紅豆。淚痕新,金縷舊,斷離腸。
一雙嬌燕語雕梁,還是去年時節(jié)。綠楊濃,芳草歇,柳花狂。
酒泉子·羅帶惹香。唐代。溫庭筠。 羅帶惹香,猶系別時紅豆。淚痕新,金縷舊,斷離腸。一雙嬌燕語雕梁,還是去年時節(jié)。綠楊濃,芳草歇,柳花狂。
羅帶帶來芳香,還系著分別時送我的相思豆。金絲線早已磨舊而淚痕總是新的,再難接續(xù),那斷腸般的離愁。
一對對嬌燕,呢喃親語在梁間檐頭,恰似去年我們歡愛的時候。春色更加濃綠,春草的芳香分外清幽,飛舞的柳絮伴隨著我的愁緒。
酒泉子: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金奩集》入“高平調(diào)”。一般以溫庭筠體為正格。全詞以四平韻為主,四仄韻兩部錯葉。
“羅帶”二句:謂帶香的羅帶上還系著相別時所贈的紅豆。羅帶:古時婦女束腰的絲織帶,可結(jié)同心,象征定情,故又是情人贈別的物件。惹:引,這里有帶來之意。紅豆:即相思子。《古今詩話》:“相思子圓而紅。昔有人歿于邊,其妻思之,哭于樹下而卒,因以名之。”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又,湯本《花間集》無“紅”字。
金縷:金絲。此指衣服上的金絲繡紋。一說指女子面妝。
楊:《花間集》作“陰”。
歇:散發(fā)。顏延年《和謝靈運》:“芳馥歇蘭若,清越奪琳珪。”另解:歇,深邃,形容幽深的草叢。又解:歇,泄也,謂氣泄無余也,即芳草長勢極盛,已停止生長。
柳:湯本《花間集》作“枕”,誤。
參考資料:
1、房開江 崔黎民.花間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40-41
2、邱美瓊 胡建次.溫庭筠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42-43
溫庭筠四首《酒泉子》詞均以女性為抒情主人公,此詞亦莫能外。溫庭筠“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致使“累年不第”仕途上的失意,讓他對功名、理想的追求都落空了,唯有對愛和美的追求還保留在他內(nèi)心深處。此詞即為表現(xiàn)女子閨怨而作。因資料缺失,其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未得確證。
這首詞寫女子的相思離別之情,是一首傷春懷人之詞,寫得清新可喜,文意流暢。
上片直吐衷腸。首二句寫睹物思人,別后余香猶在,紅豆長系,以表不忘。“羅帶惹香,猶系別時紅豆。”羅帶引來芳香,還系著相別時所贈的紅豆。羅帶和紅豆都是象征愛情的信物,這里暗示著一對戀人的離別和相思,寫得直截了當(dāng)而又含蓄有味。末三句寫相思之情,“淚痕新”寫別情深切,“金縷舊”寫別時長久,“斷離腸”寫相思痛苦。淚痕日日流,所以“新”;金縷花飾已無心收拾,所以“舊”;離別之情痛苦,所以斷。這一“新”一“舊”,又暗示離別之久,相憶之深,再加上“斷離腸”三字,更有分量。
此詞一反先寫景后抒情的通例,上片可以說是直賦別情,下片卻轉(zhuǎn)入景語,寫眼前景,以景托情。“一雙嬌燕語雕梁,還是去年時節(jié)”,既是對往年此時兩情融洽的懷戀,又是眼前景色的實錄,暗喻著自己的孤寂;猶言雙燕呢喃依舊,而人卻天各一方。“還是”二字,影射著物是人非之意。于是引起詞中人更深的回憶:“綠陰濃,芳草歇,柳花狂。”這是一派暮春的景象,其中的情緒似乎更加迷茫了。盡管這里不直接賦寫離別之事,而將別恨寄寓在這“草歇花狂”中,由景物興發(fā)的憶別情味很濃,達到言雖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此詞具有詞旨哀怨,色澤朦朧,語言精妙,意境深沉的特點。“綠陰濃,芳草歇,柳花狂”,是含有復(fù)雜情事的景語,用在全詞的結(jié)尾,尤覺雋永。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黎城至潞城作。清代。申颋。 昨夜山風(fēng)急,吹葉驚客館。晨起聞雨聲,未覺妨游覽。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漸緩。山峰與云峰,出沒渾不辨。夙愛巖谷奇,今喜道路坦。高吟興悠然,委轡任山蹇。原野遍氤氳,旭日遙峰展。空濛隔疏雨,眾壑殊晦顯。山鳥高下鳴,倏見晴光滿。雨氣蒸為霞,赤焰橫絕巘。恨無良友俱,妙賞誰余道。
王元美分守浙西書來謂烏程酒濁如涇水黑若油。明代。王叔承。 試問烏程第一篘,醉仙翻作酒家羞。三千年上探星海,未必黃河是濁流。
荅寄延綏王中丞慎徵 其一。明代。王世貞。 中丞繡斧下青霄,十萬軍聲靜不囂。何限五原春草色,莫容代馬向秦驕。
赤岸道中呈斯遠。宋代。趙蕃。 小雨洗紅葉,青山舒白云。秋風(fēng)有奇處,我友得平分。
元章贈蘭。宋代。王十朋。 英英道山友,贈我深林芳。入室與俱化,同心如此香。紉之可為佩,不采庸何傷。三復(fù)韓子操,援琴鼓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