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登江上黃鶴樓,遙愛江中鸚鵡洲。
洲勢逶迤繞碧流,鴛鴦鸂鶒滿灘頭。
灘頭日落沙磧長,金沙熠熠動飆光。
舟人牽錦纜,浣女結羅裳。
月明全見蘆花白,風起遙聞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
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唐代。孟浩然。 昔登江上黃鶴樓,遙愛江中鸚鵡洲。洲勢逶迤繞碧流,鴛鴦鸂鶒滿灘頭。灘頭日落沙磧長,金沙熠熠動飆光。舟人牽錦纜,浣女結羅裳。月明全見蘆花白,風起遙聞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昔日每次登上黃鶴樓,最愛的就是遠眺鸚鵡洲。
沙洲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碧綠的江水繞過沙洲緩緩流去。鴛鴦和鸂鶒鳥在洲邊水中嬉戲、漫游。
在長長的沙堤之上灑滿了落日的余輝,金色的沙灘在夕陽的照耀下閃著熠熠奪目的光彩。
岸邊船夫正在系緊小舟纜繩,挽起羅裙的浣紗女正在水邊忙碌。
月光皎皎遠處白茫茫的蘆花連成一片,夜風拂過帶來陣陣杜若香。
你此次離去不要忘了我呀!
鸚鵡洲:在湖北武漢市南長江中。
逶迤:曲折綿延貌。繞:全唐詩校:“一作還。”
鸂鶒:水鳥名,多紫色,較鴛鴦為大,成雙游水中,又稱紫鴛鴦。灘:全唐詩校:“一作沙。”
沙磧:淺水中的沙石。
熠熠:閃光貌。飆光:風吹水動,沙光閃耀。
錦纜:華美的系船纜繩。
杜若:一名杜衡,香草名。
采采:盛貌。此就鸚鵡洲的風光言。
參考資料:
1、古詩文網經典傳承志愿小組.白馬非馬譯注,作者郵箱:930331075@qq.com
《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59卷第60首。老朋友王迥將游江東,作者作詩送別。開篇二句先從昔日登黃鶴樓遙望鸚鵡洲的印象,逗出一個“愛”字,為此時的游賞作一鋪墊。“洲勢”以下,即著意描寫鸚鵡洲的勝景:碧流、水鳥、夕陽、沙石、舟人、浣女、明月、蘆花、江風、杜若等,從傍晚到月夜,從無生命體到有生命體,依次寫來,濃墨重彩,聲光滿紙。最后以“君行采采莫相忘”作結,點出送王迥出游之意。鸚鵡洲的故鄉的象征,“采采”是對上面所寫繁花勝景的概括,又暗寓作者送行的感情,于是作者勸友人此行不要樂而忘返,以至忘了家鄉和友人的一片深情,全都包含在這一句的臨別贈言之中。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梁宣王挽詞三首。唐代。宋之問。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重興王際,功高復辟辰。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臺。地形龜食報,墳土燕銜來。可嘆虞歌夕,紛紛騎吹回。像設千年在,平生萬事違。彩旌翻葆吹,圭翣奠靈衣。壟日寒無影,郊云凍不飛。君王留此地,駟馬欲何歸。
題桃源手卷。宋代。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年號記曾題甲子,兒孫肯使識君臣。南陽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問津。
鷓鴣天 谷雨后五日出游。。傅義。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生辰辱雪湖詩祝次韻奉酬。明代。謝遷。 殘雪空庭漫掃除,滿堂淑氣晝晴初。天開壽域迎春蚤,人在康衢擊壤馀。老去蒹葭真倚玉,朝來青鳥忽傳書。樗材卻愧靈椿祝,手把郵筒捲復舒。
古城田。明代。殷奎。 仆子中夜起,將牛耕古城。古城古人筑,古城今人耕。古人誰復在,古城今人平。黃蒿上莽蒼,白骨下縱橫。傷哉功筑日,戰守煩戈兵。誰知千載下,耕遍無人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