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花。宋代。林景熙。 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隔江風雨晴影空,五月深山護微雪。石根云氣龍所藏,尋常螻蟻不敢穴。移來此種非人間,曾識萬年觴底月。蜀魂飛繞百鳥臣,夜半一聲山竹裂。
公元1276年(宋端宗景炎元年),臨安淪陷,南宋隨之滅亡。公元1278年(一說1284年),楊璉真伽把在會稽的徽欽二帝以下的歷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發掘,把剩骨殘骸拋棄在草莽中。南宋遺老林景熙、謝翱、唐玨等扮作采藥人,冒著生命危險,上山拾取骨骸。林景熙收得殘骨兩函,托言佛經,埋葬于蘭亭山中,并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樹作為標志,并寫了這首《冬青花》與《夢中作四首》。
冬青樹,漢朝的宮殿與宋朝諸帝的陵墓都種植它。此詩以“冬青花”為題,有它的特殊意義。
“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說見到冬青花而一日腸九折。司馬遷《報任安書》云:“腸一日而九回?!毖员粗畼O。
故都臨安與埋骨的會稽,隔了一條錢塘江。那里已經淪為元軍之手,所以說風雨如晦,連一點晴的影子都沒有。五月是冬青花盛開的時候,花小色白,故以“微雪”代之。這兩句所描寫的景色,有黑暗和光明之分,從而寄托了作者憎愛的感情。
龍為君象,埋的是宋帝骸骨,故云“龍所藏”。石頭為云根,因云觸石而出,又其下藏著龍,而《易》有“云從龍”之語,故云“石根云氣”。螻蟻為微賤之物,他們不敢在這地方穴居,從而表示了作者對宋帝的尊敬。
因為冬青樹是從宋帝舊殿移來,故云“此種非人間”。萬年觴,指御用的酒杯,祝天子萬壽無疆之詞。
蜀魂,指杜鵑,其所生之子,寄在百鳥巢中,百鳥代為哺育,若臣之于君,故云“百鳥臣”。這里的“蜀魂”杜鵑,隱喻宋帝之魂;“百鳥臣”,隱喻送遺民如林景熙者向他稱臣,不以國亡而變心,也就是對元朝的不屈,表示了懔若秋霜的氣節?!耙拱搿?,深夜,隱喻元朝的黑暗。杜鵑叫一聲,山竹欲裂,表明它怨恨到了極點,這就是宋帝對元朝所抱的態度。林景熙既為宋盡臣節,那他也必然恨宋帝之所恨。
中國詩歌的傳統寫法有所謂的賦比興,此詩用的興體?!抖嗷ā肥怯兴谋臼碌摹_@首詩給了讀者鮮明的形象,一切圍繞冬青花并從而展開去加以描繪。在這些鮮明的形象背后,都實有所指,是詞在此而意在彼的。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上饒道中雜詠三首 其二。宋代。李綱。 鬢毛蕭颯寸馀冠,蒙犯風霜卻歲寒。但使孤忠能感激,豈辭遠謫備艱難。蒼蒼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瀉暮湍。獨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團欒。
過吳幼時別業。明代。王醇。 嵐里人家滿,遠棲人外閑。與君坐芳草,隨意望南山。花氣微風際,魚苗新水間。蒼苔見虎跡,未及夕陽還。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宋代。邵雍。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摸魚兒十五首 其七。清代。蔣士銓。 別燕云軟紅塵土,板輿一兩輕御。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紅幾數、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鶯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里,乍暖勸農路。燕支塢,坐領滿身香露,壽觴歡進無數。醉來可憶長安陌,二月街頭賣處。將母去、至樂在,田園此事教人妒。好春遮獲,索半臂偎寒,紅妝舉燭,續撰遂初賦。
三月晦日作。。弘歷。 貪程忘日有常談,忽報春蓂落盡三。應趁清和歸冀北,恰留九十在江南。未孤柳媚還花冶,慮誤吳耕及越蠶。更有予心深愜處,皇州好雨應時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