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壺冰瑩獸爐灰。人起繡簾開。春叢一夜,六花開盡,不待剪刀催。
洛陽城闕中天起,高下遍樓臺。絮亂風輕,拂鞍沾袖,歸路似章街。
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宋代。歐陽修。 玉壺冰瑩獸爐灰。人起繡簾開。春叢一夜,六花開盡,不待剪刀催。洛陽城闕中天起,高下遍樓臺。絮亂風輕,拂鞍沾袖,歸路似章街。
玉壺里結了一層光亮透明的寒冰,獸形香爐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燼。打開繡簾,眺望窗外,才發現夜里的一場大雪,將樹木花叢點綴得晶瑩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陽的城闕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樓臺,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紛紛揚揚地下著,拂過馬鞍,沾上衣袖,約完會的人感覺這回家的路恰似章臺街呢。
少年游:詞牌名,始見于晏同叔《珠玉詞》。又名少年游令、小闌干、玉臘梅枝。
獸爐:鑄成獸形的香爐。
春叢:春季叢生的草木。
六花:雪花,因其結晶為六瓣,所以叫六花。
剪刀:喻春風。化用唐賀知章《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拂鞍:拂過馬鞍。
章街:章臺街,漢代都城長安街名,街旁多植柳樹。
參考資料:
1、郁玉瑩編著,歐陽修詞評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03,第12-13頁
2、譚新紅編著,歐陽修詞全集,崇文書局,2014.06,第202-203
此詞為天圣(1023年-1032年)末年詞人任西京留守推官時在洛陽寫的詠雪詞。
參考資料:
1、郁玉瑩編著,歐陽修詞評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03,第12-13頁
2、宋)歐陽修著,歐陽修集編年箋注 7,巴蜀書社,2007.12,第294頁
上片從閨中人的視角詠雪,首先通過室內景寫天氣之寒冷,為下文詠雪作鋪墊。“玉壺”句,室內的王壺上結了一層晶瑩透亮的冰,取暖香爐內的香也燒成了灰燼。接著描寫的視角由內而外。閨中女主人公起床掀開繡簾一看,只見雪花紛紛揚揚,不待剪刀裁剪,樹上仿佛開滿了潔白的六出花朵。這里詞人巧妙化用唐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大雪紛飛的樣子,形象生動。
下片從冶游者的視角吟雪,首先從室外著筆。洛陽城中,城闕高聳,樓臺高高低低、參差不齊。飄揚著的雪花似迎風飛舞的柳絮,有的拂過行人的馬鞍,有的飄落在他的衣袖上。末句筆鋒一轉,說行人騎馬過街的情形仿佛似走馬章臺街。章臺街為冶游場所,這似乎在點明雪中行人的身份——冶游之人。
詞作上下兩片分別從閨中人和冶游者的角度寫雪景,看似無聯系,但一為居家候者,一為旅途歸人,如此,則詞中吟雪之時則包含閨怨之意。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夜半出山。明代。程敏政。 蕆事下西陵,歸鞍趁月行。松林人影亂,石罅水聲清。不覺山程遠,推便野望平。臨風歌一曲,秋思滿空明。
元章贈蘭。宋代。王十朋。 英英道山友,贈我深林芳。入室與俱化,同心如此香。紉之可為佩,不采庸何傷。三復韓子操,援琴鼓揚揚。
自太湖至省宿茶鋪嶺。明代。王澤。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開。松聲一枕落,茅屋萬山堆。愁豈掃能去,春還遲不來。思親今夜夢,已近半程回。
乙卯仲夏偕吟友三人①游黃山登飛來石以觀西海群峰有感賦此。。常國武。 此石來何方,卓爾成丘壑。嘉名錫飛來,應從天上落。問君底事來人間,不住仙山住黟山。若非眾女嫉蛾眉,定是天公昧選賢。不然駿奔無空闊,未肯俯首就車轅。天府倘如此,塵寰可知己。黃鐘毀棄瓦釜鳴,蟬翼為重千鈞輕。舐痔讒人競結駟,正色直士長徒行。石兮石兮,君莫太息。雄雞一聲,云開曉色。朝收西海群峰茫茫之元氣,暮送六龍金車冉冉去西極。東向坐兮南面王,宮扇開兮錦屏張。時興云而為雨,亦凝露以成霜。或徙倚乎石柱,或偃臥于石床;或矯首以舒嘯,或白眼而舉觴。吁嗟乎,聞道蒼天有罅待君補,云何熟視若無睹。況復天闕爾故宇,新歡舊怨那足數。此間樂,不思蜀。劫后身,泯榮辱。百歲光陰等浮漚,江水無情自東流,爾獨何故兮而預他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