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夫行衰謝,抱病昏忘集。常時往還人,記一不識十。
程侯晚相遇,與語才杰立。熏然耳目開,頗覺聰明入。
千載得鮑叔,末契有所及。意鐘老柏青,義動修蛇蟄。
若人可數見,慰我垂白泣。告別無淹晷,百憂復相襲。
內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給。素絲挈長魚,碧酒隨玉粒。
途窮見交態,世梗悲路澀。東風吹春冰,泱莽后土濕。
念君惜羽翮,既飽更思戢。莫作翻云鶻,聞呼向禽急。
送率府程錄事還鄉。唐代。杜甫。 鄙夫行衰謝,抱病昏忘集。常時往還人,記一不識十。程侯晚相遇,與語才杰立。熏然耳目開,頗覺聰明入。千載得鮑叔,末契有所及。意鐘老柏青,義動修蛇蟄。若人可數見,慰我垂白泣。告別無淹晷,百憂復相襲。內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給。素絲挈長魚,碧酒隨玉粒。途窮見交態,世梗悲路澀。東風吹春冰,泱莽后土濕。念君惜羽翮,既飽更思戢。莫作翻云鶻,聞呼向禽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登郡城西樓。明代。岑徵。 黃塵捲地咽笳聲,獨上危樓百感生。象郡西來千嶂合,虎門東去大江平。秦云猶傍任囂冢,漢日長懸陸賈城。十載離憂將寄遠,芳洲誰與采蘭蘅。
江陵贈滿術人。。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仲春入直四首 其二。元代。周伯琦。 草芽未綠柳先黃,曲檻重門輦路長。冰雪初銷流禁禦,羊溝又見水湯湯。
上明達皇后冊寶五首 其五 送神用《歆安》。。。郊廟朝會歌辭。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云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留祉降祥,千秋是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