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輦夜行游,逍遙步西園。
雙渠相溉灌,嘉木繞通川。
卑枝拂羽蓋,修條摩蒼天。
驚風扶輪轂,飛鳥翔我前。
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
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鮮。
壽命非松喬,誰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己終百年。
芙蓉池作。魏晉。曹丕。 乘輦夜行游,逍遙步西園。雙渠相溉灌,嘉木繞通川。卑枝拂羽蓋,修條摩蒼天。驚風扶輪轂,飛鳥翔我前。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鮮。壽命非松喬,誰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終百年。
入夜出來時乘坐轂輦,來到這西園漫步游玩。
兩條渠水已把園澆遍,美好的樹木圍繞渠邊。
低短的樹枝掃著羽蓋,修長的樹枝伸向藍天。
疾風從車后推輪飛跑,飛鳥在前面愉快回旋。
紅霞中升起一輪明月,星花點點閃現(xiàn)在云天。
高空垂下美麗的光彩,五光十色有多么新鮮!
我們不是赤松、子喬,誰的壽命能比上神仙?
這樣游玩也舒心快意,說不定保我活上百年。
芙蓉池:鄴城(今河北臨漳)銅雀園中之一景。銅雀園在鄴城之西,因建有銅雀臺而得名,為曹操的王家園林。芙蓉,即荷花。
輦(niǎn):帝王后妃乘坐的車。游:一作“遨”。
溉灌:一作“灌溉”。
嘉木:指茂美的林木。通川:園中水流。此句言樹木沿園中小河之兩岸密植。
卑枝:低垂的樹木枝條。拂:輕輕地掠過。羽蓋:用羽毛裝飾的車篷。
修:長。摩:接觸。
驚風:車疾馳引起的急風。轂(gǔ):車輪中心的圓木,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有圓孔,用以插軸。此"輪轂"指車輪的軸頭。
丹霞:晚霞,呈紅色。
華星:閃耀著光華的星星。
上天:自天而下。
五色:青、赤、黃、白、黑,古以此為正色。此指彩虹的多種顏色。一何:多么。
松喬:傳說中的兩位仙人赤松子和王子喬。
參考資料:
1、余冠英.三曹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第二版):32-33
2、張可禮 宿美麗 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66-67
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曹丕為五官中郎將,置官署,為副丞相。天下向慕,賓客如云。當時在曹魏的大本營鄴城聚集了一批文士,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鄴下文人集團。曹丕為領袖人物,曹植為重要成員,“建安七子”多數(shù)參與。閑常之日,他們飲宴游賞,唱和詩賦。此詩當作于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或以后幾年間。
參考資料:
1、張可禮 宿美麗 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66-67
首二句點明行游及游池的時間和地點,寫乘車夜游西園的愉悅心情。一個“夜”字,突出了詩人的濃厚游興,也是后文寫景的基點。“逍遙步西園”,又表現(xiàn)了詩人當時輕松愉快的心情,也正因為作此逍遙之游,所以下文所描繪的景物才是那樣賞心悅目,令人陶醉。“西園”,是芙蓉池的所在,詩人們經常聚會之處,曹植《公宴》詩:“公子敬愛客,終夜不知疲,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即寫他們在這里夜以繼日的歡游情景。
中間十句承接上文,寫行游所見,扣緊“夜行”與“逍遙”,著力描繪芙蓉池優(yōu)美動人的夜景。“雙渠相溉灌,嘉木繞通川”,總寫這里的形勢和環(huán)境的優(yōu)雅。接著以“卑枝”二句具體寫嘉木:茂密蔥蘢的樹木環(huán)渠而生,相互掩映襯托,下者枝葉橫生,遮途塞路,上者遮天蔽日,直達云表。其后又以“驚風扶輪轂,飛鳥翔我前”來繼續(xù)寫行游所見和其時愉悅的感覺,一切有生命和無生命的物體似乎都在為詩人的到來而爭獻殷勤,驚風吹拂,似乎在為詩人扶輦,飛鳥翔躍,又似乎在為詩人引路。優(yōu)閑自得的心情,躍然紙上。因為是夜游,所以這里沒有具體細致地描繪芙蓉池的優(yōu)美景物,而是通過粗線條的勾勒,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表現(xiàn)了一種優(yōu)美的意境,顯示了芙蓉池無限勃發(fā)的生機。后四句則轉而寫夜空之美,萬紫千紅的晚霞之中,鑲嵌著一輪皎潔的明月,滿天晶瑩的繁星在云層間時隱時現(xiàn),閃爍發(fā)光,組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在這優(yōu)雅如畫般的景色之中,詩人簡直已置于仙境而忘卻了自身的存在,不自覺地發(fā)出了“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鮮”的感慨。此數(shù)句運用鮮明的色彩,把芙蓉池的夜景描繪的光怪陸離,五采繽紛,顯示了他創(chuàng)作上華麗壯大的一大特色。這和他在《典論·論文》中所強調的“詩賦欲麗”,則正相一致。劉楨《公宴》詩:“輦車飛素蓋,從者盈路傍。月出照園中,珍木郁蒼蒼。清川過石渠,流波為魚防。”所寫景物與此詩相近,但在辭采的運用上要較此遜色得多。
末四句,筆鋒一轉,寫行游的感受。“松”,赤松子,傳說中炎帝神農時雨師,后與炎帝少女同成仙。“喬”,王子喬,即周靈王太子晉,傳說他好吹笙作鳳凰鳴,后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成仙。曹丕向來不相信神仙方士之事,他的《折楊柳行》中就有“王喬假虛辭,赤松垂空言”的句子,在《典論·論方術》中更通過具體事實,指出神仙方士之不可信。所以在他這里聯(lián)想起現(xiàn)實世界中并沒有人能真正的成為神仙的事實,表示了要在這如畫的景色之中,適性游樂,使身心愉悅,以求長壽。“遨游快心意,保己終百年”,是一種平實而又樂觀的態(tài)度。這一聯(lián)想又進一步反襯了使詩人沉醉以至流連忘返的芙蓉池景色的優(yōu)美和游園的無窮樂趣。
在建安時期的游宴詩中,這一首可以說是寫得最為出色的。它的一系列特點,如寫景成份的增多,對仗句的使用,辭藻的華麗,景象的壯觀,都反映了當時詩風的某些重要變化。因而在詩史上,它有特別值得注意之處。詩中用了主要篇幅描繪園林景物,對后來園林詩和山水詩也有影響。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置。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于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于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tǒng)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去世后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于首陽陵。 ...
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置。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于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于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tǒng)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去世后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于首陽陵。
追贊耿侍御年伯。明代。畢自嚴。 大夫矯矯龍鵠姿,才華氣節(jié)傾當時。惠文柱后豪右避,埋輪都下豺狼悲。一朝南巡持繡斧,風凜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寧能希指濫網罟。浮云蔽日天聽高,江干澤畔空牢騷。仁人放麑誠不忍,獨秉三尺障洪濤。論定司徒還上書,賢奸皎皎列前除。炙手氣燄有時盡,保全忠讜論非虛。況看哲嗣紹前修,慰藉虞淵援魯矛。嗇前豐后較孰勝,且有竹帛光千秋。
春詞二首。宋代。張嵲。 無復余聲到耳邊,衡門不閉亦蕭然。風枝鳥語皆無賴,每向春晴聒晝眠。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shù)獻酬。
風色得經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
易守建業(yè)毅夫有詩贈別次韻五首 其一。宋代。陸佃。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shù)獻酬。風色得經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
偈五首。宋代。釋覺阿上。 {賢貝換玉}拳下喝少賣弄,說是說非入泥水。截斷千差休指注,一聲歸笛啰啰哩。
送中甫兄之淮南。宋代。韓元吉。 憶昔湖陰道,邊聲日夜聞。遠峰明積雪,疊鼓墮層云。未嘆河山異,常憂玉石焚。三年真一夢,相見且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