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友直,字益之,號蘭洲,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與祖必蒸、父良坡同登進士第,授桐川簿、遷知縣事。帝炳祥興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廣州抗元死難,友直冒死輿尸歸葬,后隱居眠牛山,自號牛山子,學者稱師干先生。事見清乾隆《紹興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緒《上虞縣志校續》卷七。 趙友直詩,據清道光本《歷朝上虞詩集》所錄,編為一卷。 ...
趙友直。 趙友直,字益之,號蘭洲,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與祖必蒸、父良坡同登進士第,授桐川簿、遷知縣事。帝炳祥興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廣州抗元死難,友直冒死輿尸歸葬,后隱居眠牛山,自號牛山子,學者稱師干先生。事見清乾隆《紹興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緒《上虞縣志校續》卷七。 趙友直詩,據清道光本《歷朝上虞詩集》所錄,編為一卷。
讀吳漢槎秋笳集有作 其二。清代。屈大均。 黃鵠歌聲苦,何殊漢細君。蛾眉拋白草,鳳翮墮青云。肉酪調齋飯,毛氈制戰裙。雪花如掌大,持打皂雕群。
莪默絕句集譯箋乙集 其三三三。近現代。伯昏子。 萬罪一身何穢污,知君恩恕信能涂。窮途當哭君皆顧,潦倒窮途誰若吾。
水中蒲。元代。胡奎。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美玉尚待價,明珠終不污。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兩章送之 其一。宋代。曹彥約。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責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和王德和知縣謁蕭千巖韻二首 其一。宋代。袁說友。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顏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
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
雪中賞紅梅奉次涯翁先生時邃翁攜酒共飲懷麓堂二首 其二。明代。邵寶。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