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戰合胡天黑,漢兵大呼單于北。邊秋日落五原屯,磧火夜連千灶食。
驃騎橫戈拂鐵衣,悲風黃草白榆飛。渡河鳥陣旌旗伏,臥壁龍沙鼓角希。
征人馬上援枯骨,滿地清霜刁斗發。朔氣遙傳瀚海云,寒聲亂動輪臺月。
掩笳驕雛聽垂泣,按劍材官怒指發。宮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節凋幽窟。
誰能絕漠靖邊氛,哀響如今不可聞。六郡少年思轉斗,摐金猶憶李將軍。
刁斗篇。明代。李攀龍。 陰山戰合胡天黑,漢兵大呼單于北。邊秋日落五原屯,磧火夜連千灶食。驃騎橫戈拂鐵衣,悲風黃草白榆飛。渡河鳥陣旌旗伏,臥壁龍沙鼓角希。征人馬上援枯骨,滿地清霜刁斗發。朔氣遙傳瀚海云,寒聲亂動輪臺月。掩笳驕雛聽垂泣,按劍材官怒指發。宮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節凋幽窟。誰能絕漠靖邊氛,哀響如今不可聞。六郡少年思轉斗,摐金猶憶李將軍。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李攀龍。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三國志魏書九首 其五 荀彧。明代。鄭學醇。 文若家聲自朗陵,當涂世裔是曹騰。崎嶇河朔相從意,四百年間又廢興。
與孫文學廷璋并示孫上舍悅祖暨朱文學侗得三十一韻。清代。姚燮。 我昔未遇君,先與君兄交。聞有弱冠弟,關覽凌群髦。但視兄卓奇,知非人過褒。鄰郡面易謀,鄙愿胸久操。意外君能來,來適與我遭。炯炯秋虹姿,天云軒之高。我意頗自雄,為君嗒焉撓。應使大地春,黯色慚蓬蒿。抑我壯猶廢,畏廁后生豪。蕪陋膺濫名,詎能君識逃?矧得應與劉,左右森聯鑣。一席羅眾奇,誰復分鷸鷮?不知何善緣,投漆盡如膠。使我宛轉腸,轆轤等所勞。急敞庭東楹,拂拭檐蟏蛸。濯露江城嵐,合束孤篁梢。篁底三五鶯,靜翼糾纏牢。照以苔光澄,綺謝花云包。軋軋清語聲,冰繭空機繅。為呼灶下童,挈瓶沽鄰醪。真性挾與流,未容禁酕醄。我篋長物無,尚有鸊鵜刀。日夕愁露芒,至此更難韜。委蒙君等愛,幸弗譏狂騷。天壤萬路寬,勢獨窮吾曹。中原氣清曠,坐看諸君翱。弗忘禿羽鹙,伏病荊榛巢。杯酒屋漏中,誓已千秋要。千秋綿寸心,古哲通蘭虈。而況咫尺蹤,不隔山川遙。撤樽風雨來,入夜聞颾颾。浩歌君子行,壁影舒裳袍。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二十。明代。方獻夫。 先生身外固無求,帝問何嘗間隱幽。洛下當年遺盛事,乘傳猶得贊謀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