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定;使服帖:“桓公救中國(guó)而攘夷狄,卒怗荊。”
2. 安寧:“田里老安怗。”
3. 靜:“乃怗然無(wú)聲。”
zhān1. 〔怗懘(chì)〕樂(lè)音不和諧。
動(dòng)詞
(1) 平定,平服 。
(2) 如:怗辭(伏罪狀詞)
(3) 貼近 。
(4) 如:怗馬(伏在馬上)
形容詞
(1) 安寧 。
(2) 如:怗息(安定)
(3) 安靜 。
(4) 如:怗然(平靜的樣子);怗怗竦竦(恭敬肅靜的樣子);怗怗(安靜的樣子;馴服的樣子)
|zhān動(dòng)詞
(1) 平定,平服 。
(2) 如:怗辭(伏罪狀詞)
(3) 貼近 。
(4) 如:怗馬(伏在馬上)
形容詞
(1) 安寧 。
(2) 如:怗息(安定)
(3) 安靜 。
(4) 如:怗然(平靜的樣子);怗怗竦竦(恭敬肅靜的樣子);怗怗(安靜的樣子;馴服的樣子)
|動(dòng)詞
(1) 平定,平服 。
(2) 如:怗辭(伏罪狀詞)
(3) 貼近 。
(4) 如:怗馬(伏在馬上)
形容詞
(1) 安寧 。
(2) 如:怗息(安定)
(3) 安靜 。
(4) 如:怗然(平靜的樣子);怗怗竦竦(恭敬肅靜的樣子);怗怗(安靜的樣子;馴服的樣子)
怗【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huà):9畫(huà),部外筆畫(huà):5畫(huà)
《廣韻》《正韻》他協(xié)切《集韻》《韻會(huì)》託協(xié)切,音帖。《玉篇》服也,靜也。《公羊傳·僖四年》卒怗荊,以此爲(wèi)王者之事也。
又《集韻》處占切,音沾。怗滯也。《禮·樂(lè)記》宮商角徵羽,五者不亂,則無(wú)怗滯之音。
◎ 粵語(yǔ):tip3
◎ 客家話:[客英字典] tiap7 [海陸豐腔] tiap7 [梅縣腔] tiap7 [臺(tái)灣四縣腔] ti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