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形聲。從水,奄聲。本義:古水名,即今金沙江的一段) 同本義。在四川省南部。即今金沙江自發(fā)源地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段
淹水,一曰復水也,出今四川寧遠府徼外,合金沙江入江。——《字林》
淹【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英廉切《集韻》《韻會》衣廉切《正韻》衣炎切,音醃。水名。《說文》水出越巂徼外,東入若水。
又漬也。《禮·儒行》淹之以樂好。
又《爾雅·釋詁》淹留,久也。《左傳·僖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通作奄。《前漢·郊祀歌》神奄留。
又《揚子·方言》淹,敗也。水敝爲淹。
又《集韻》衣檢切,音掩。水涯也。一曰繅絲出緒也。《禮·祭義》夫人繅三盆手。《註》三盆手者,三淹也。
又《廣韻》於劒切,音俺。
又《集韻》於贍切,音。義
同。
又沒也。
又《集韻》憶笈切,音裛。亦漬也。
淹【卷十一】【水部】
水。出越巂徼外,東入若水。從水奄聲。英廉切
(淹)淹水。出越雟徼外。東入若水。越雟郡屬益州、二志同。雟音先蘂反。今四川語言讀如西上聲。佩觿謂字作嶲與雟不同者、謬說也。同字異音耳。不言何縣徼外者、未審也。水經(jīng)曰。淹水、出越雟遂久縣徼外。東南至靑蛉縣。又東過姑復縣南。東入於若水。然則淹水亦合金沙江以入江者也。越雟郡今四川寧遠府是其地。從水。奄聲。英廉切。八部。廣韻淹下曰。漬也。滯也。久畱也。敗也。
◎ 粵語:jim1
◎ 客家話:[客英字典] jam1 jam5 [海陸豐腔] ram1 [梅縣腔] jam3 jam1 [臺灣四縣腔] jam1 [寶安腔] jam3 [客語拼音字匯] yam1 yam3 [東莞腔] ja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