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中醫(yī)用語(yǔ)。用口將藥物咬碎,以便煎服,后用其它工具切片、搗碎或銼末,但仍用此名。
?【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huà):7畫(huà),部外筆畫(huà):4畫(huà)
《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府。《廣韻》?,咀嚼也?!斗綍?shū)》藥之粗齊爲(wèi)?咀?!侗静菥V目註》李杲曰:?咀,古制也。古無(wú)刀,以口咬細(xì),令如麻豆煎之。
宗
曰:?咀有含味之意,如人以口齧咀。古方言?咀,此義也。蘇恭曰:?咀,商量斟酌之也?!都崱坊蜃鞑?。
又《唐韻》扶雨切。《集韻》《韻會(huì)》奉甫切,音釜。
又《集韻》斐父切,音撫。義同。
哺【卷二】【口部】
哺咀也。從口甫聲。薄故切
(哺)哺咀也。哺咀葢?韻字。釋玄應(yīng)引許淮南注曰。哺、口中嚼食也。又引字林。哺咀、食也。凡含物以飼曰哺。爾雅。生哺鷇。從口。甫聲。薄故切。五部。
◎ 粵語(yǔ):fu2
◎ 潮州話:bou7 (pō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