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1) 骨傷折
(2) 專指足骨折。如:踒閃(筋骨、肌肉扭傷);踒折(骨折);踒跌(跌傷);踒墊(騎馬時因坐墊不當而扭傷)
(3) 躅,踏踩,頓足
踒,躅也。——《廣韻》
名詞
通“痿”。風痺病 。如:踒人(患風痺病的人)
踒【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禾切,音倭。《說文》足跌也。
又《集韻》烏臥切,音涴。義同。或作踠。
又《集韻》邕危切,音逶。《博雅》折也。《類篇》折足也。
又《集韻》儒隹切,音甤。踒,兩足蹋也。張弩必以足,因爲弩名。或作
。
踒【卷二】【足部】
足跌也。從足委聲。烏過切
(踒)足跌也。跌當爲膚。字之誤也。肉部曰。胅、骨差也。踒者、骨委屈失其常。故曰胅。亦曰差跌。從足。委聲。烏過切。十七部。
◎ 粵語:wo1
◎ 客家話:[海陸豐腔] wui1 wo1 [梅縣腔] wi1 wui1 [臺灣四縣腔] wi1 wo1 [客英字典] vui1
◎ 潮州話: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