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1) (形聲。從火,尉(
)聲。本義:用金屬器具加熱,按壓衣服,使之平貼)(2) 同本義
衣裳不整,伏床熨之。——《南史》
(3) 又如:熨衣(燙平衣服)
(4) 烘烤 。如:熨手(燙手);熨爐(暖爐)
(5) 緊貼
以身熨之。——《世說新語》
(6) 又如:熨貼(貼切;妥帖)
(7) 用藥熱敷
湯熨之所及。——《韓非子·喻老》
(8) 另見
yù暫無詳細釋義
熨【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於胃切,音慰。同?。詳?字註。《史記·扁鵲傳》案抗毒熨。《註》毒熨,謂毒病之處,以藥物熨貼也。
又《廣韻》《集韻》紆物切,音鬱。《廣韻》火展帛也。
又《集韻》一曰火斗。或作。◎按集韻入聲,尉?熨
分載。
◎ 粵語:tong3 wai3 wan6 wat1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 tung5 wi3 jun5 [東莞腔] tong5 [海陸豐腔] tung5 wui3 run5 [梅縣腔] jun5 wut7 [寶安腔] tong5 [客語拼音字匯] yun4 [客英字典] vui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