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1) (形聲。小篆字形假臥的人形。從尸,與人體動作有關。本義:轉動)
(2) 同本義
展,轉也。——《說文》
展,轉,反側也。——《廣雅》
展轉伏枕。——《韓詩澤陂》
憂心展轉。——《楚辭·惜賢》
展眼已是夏末秋初。——《紅樓夢》
(3) 又如:展動(翻動);展輪(轉輪。多指啟程出行);展思(展轉思念)
(4) 舒展;伸展
侈必展。——《國語·晉語》
盜跖大怒,兩展其足,案劍瞋目。——《莊子·盜跖》
(5) 又如:展放(舒展);展眉舒眼(眼、眉舒展開來。形容稱心如意而高興的樣子);展舒(舒展);展懷(舒懷,開懷)
(6) 張開;展現或進入視野
破籠展翅當遠去。——柳宗元《鷓鴣詞》
(7) 又如:展卷(展開卷狀物);展目(猶放眼);展閱(展讀,觀覽);展誦(開卷誦讀);展拓(開辟,擴充)展見(展現);展陳(顯示、呈現)
(8) 延長;放寬
令冬月益展一月,卒吾事矣。——《史記·王溫鉥列傳》
(9) 又如:展賑(指延長賑濟的日期);展延(延展);展日(延期)
(10) 擴大,擴展 。如:展業(謂擴充發展產業);開疆展土;那塊荒地已展到七八畝
(11) 陳述;申述
天子非展義不巡守。——《左傳》
(12) 又如:話已跟大家展直了;展謝(致謝,陳謝);展儀(申其禮儀)
(13) 施展,發揮
兒童慣識呼鳩曲,閭巷曾聞展驥才。(驥:千里馬)——明· 羅貫中《全圖繡像三國演義》
(14) 又如:展爪(施展手段);展施(施展發揮)
(15) 陳列;展覽
百官之屬,各展其物。——《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展車馬。——《左傳·成公十六年》
敢展謝其不恭。——《左傳·哀公二十年》。注:“展,陳也。”
貢之機密,展之力用。——《后漢書·邊讓傳》
(16) 又如:展品
(17) 省視;視察
大祭祀,展犧牲。——《周禮》
(18) 又如:展省(省視、看);展墓(省視墳墓)
(19) 瞻仰
展先人之墓,寧祖母于堂。——宋· 王安石《上徐兵部書》
(20) 又如:展拜(拜謁,行跪拜之禮);展奉(敬辭。看望侍奉);展腳伸腰(下拜);展敬(祭拜;省侯致敬)
(21) 演奏
引江總以下,展樂賦詩。——《陳書》
(22) 又如:展樂(奏樂);展玩(玩賞)
(23) 揩抹
將寶瓶抬出,放在三層門外,展得干凈。——《西游記》
(24) 又如:展灰(抹去灰塵)
(25) 眨 。如:展眼(眨眼;轉眼。形容剎那時間)
形容詞
誠實
展矣君子。——《詩·邶風·雄雉》
副詞
誠然;確實
諓如之人兮,邦之媛也。(真像這個人啊,才是一國的女人呢。)——《詩·慵風·君子偕老》
展【寅集上】【尸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7畫
〔古文〕?《集韻》《韻會》《正韻》知輦切,邅上聲。《說文》轉也。本作?,從尸,
省聲。隸作展。《爾雅·釋言》展,適也。《註》得自申展適意也。一曰誠也。《詩·鄘風》展如之人兮。《小雅》展也大成。《揚子·方言》荊吳淮汭之閒,謂信曰展。
又舒也,開也。《儀禮·聘禮》有司展羣幣以告。《疏》展,也。
又《周禮·天官》展其功緒。《註》展,猶錄也。
又《書·旅獒》分寶玉于伯叔之國,時庸展親。《註》使益厚其親也。
又《廣韻》整也,審也,視也。《周禮·春官·肆師》大祭祀,展犧牲。《註》展,省閱也。
又姓。魯大夫展禽,展喜。
又葉諸延切,音旃。《詩·鄘風》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葉下顏媛。《註》展與襢通。
又葉章忍切,音軫。《張衡·西京賦》五都貨殖,旣遷旣引。商旅聯槅,隱隱展展。
(展)轉也。展者、未轉而將轉也。陸德明云。字林作輾。然則周南作輾轉。非古也。毛傳曰。展、誠也。方言曰。展、信也。此因展與眞音近假借。從尸。展布四體之意。省聲。知衍切。十四部。
◎ 粵語:zin2
◎ 客家話:[客英字典] zhen3 [東莞腔] zen3 [梅縣腔] zhan3 [寶安腔] zen3 [沙頭角腔] zien3 [臺灣四縣腔] zan3 zen3 dien3 [客語拼音字匯] dian3 jian3 zan3 [海陸豐腔] zhan3 die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