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破蒼煙,飛壑見此洞。絕頂入清寒,凡軀斷登羾。
谺然敞今古,青壁色飛動。一徑徹丹崖,殘碑得捫弄。
凌虛有高閣,遠目聊一送。秋色淡江天,跳出幾云夢。
錯落解金魚,鏗錚鳴鐵鳳。慘澹一老僧,無言守虛甕。
捧觴隨地主,偶爾逐啽哢。嶺南雖高秋,殘暑敵夏仲。
名區更幽賞,絺绤堪一諷。志適形乃忘,真能變炎凍。
安得登吾民,于于免哀痛。
游風洞寺。明代。張吉。 驅車破蒼煙,飛壑見此洞。絕頂入清寒,凡軀斷登羾。谺然敞今古,青壁色飛動。一徑徹丹崖,殘碑得捫弄。凌虛有高閣,遠目聊一送。秋色淡江天,跳出幾云夢。錯落解金魚,鏗錚鳴鐵鳳。慘澹一老僧,無言守虛甕。捧觴隨地主,偶爾逐啽哢。嶺南雖高秋,殘暑敵夏仲。名區更幽賞,絺绤堪一諷。志適形乃忘,真能變炎凍。安得登吾民,于于免哀痛。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號翼齋,別號古城。成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貴州布政使。精研諸經及宋儒著作。嘗曰“不讀五經,遇事便覺窒礙”。有《陸學訂疑》、《古城集》。 ...
張吉。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號翼齋,別號古城。成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貴州布政使。精研諸經及宋儒著作。嘗曰“不讀五經,遇事便覺窒礙”。有《陸學訂疑》、《古城集》。
答皇甫子循見寄。。歐大任。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云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
舟次清口 其一。宋代。黃裳。 海岱東西六轉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花園即事呈常。唐代。趙嘏。 煙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不肯為歌隨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
古詩十四首 其二。元代。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篇章何在多,自足傳于世。所嗟黃初后,作者莫與企。
嶺上見大江及匡廬諸峰。。項安世。 背立梧桐嶺,面對匡廬峰。江流過其下,渺渺去朝宗。萬山左右衛,如陣復如墉。壯哉天地間,偉觀人所鐘。自有此山來,來往賞憧憧。豈是千載人,無有此心胸。定應出圣宅,山鬼閟其蹤。茲行亦奇事,突兀肯相供。多言恐怒來,急下扶吾筇。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宋代。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