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香草路,南客心容與。白皙吳王孫,青蛾柳家女。
都門數騎出,河口片帆舉。夜簟眠橘洲,春衫傍楓嶼。
山陰政簡甚從容,到罷惟求物外蹤。落日花邊剡溪水,
晴煙竹里會稽峰。才子風流蘇伯玉,同官曉暮應相逐。
加餐共愛鱸魚肥,醒酒仍憐甘蔗熟。知君練思本清新,
季子如今得為鄰。他日知尋始寧墅,題詩早晚寄西人。
送山陰姚丞攜妓之任兼寄蘇少府。唐代。李頎。 東風香草路,南客心容與。白皙吳王孫,青蛾柳家女。都門數騎出,河口片帆舉。夜簟眠橘洲,春衫傍楓嶼。山陰政簡甚從容,到罷惟求物外蹤。落日花邊剡溪水,晴煙竹里會稽峰。才子風流蘇伯玉,同官曉暮應相逐。加餐共愛鱸魚肥,醒酒仍憐甘蔗熟。知君練思本清新,季子如今得為鄰。他日知尋始寧墅,題詩早晚寄西人。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頎。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秋懷。唐代。閻寬。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寧知心有違。
送陳宜山廷尉奉召北上。明代。湛若水。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斗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云邊。
姑蘇云鶴兄屬題畫蘭。。錢之江。 翳其性之慎獨兮,托其根在空谷兮。帝命專于南服兮,不與春榮相逐兮。眇幽懷之誰陳兮,江離杜若與鄰兮。湘累之佩可紉兮,或全我之天真兮。
地入長沙莫嘆卑,竹萌徑尺舊相知。九重才復金門籍,萬里先參玉版師。
契闊累年真負口,裴徊彌月未妨脾。渭川風味那能對,中有離騷九辨辭。
長沙竹筍聞于天下大者可十斤重食之甚甘而不冰脾昔渡湘欲作詩未暇也今復過之酬以此篇。宋代。唐庚。 地入長沙莫嘆卑,竹萌徑尺舊相知。九重才復金門籍,萬里先參玉版師。契闊累年真負口,裴徊彌月未妨脾。渭川風味那能對,中有離騷九辨辭。
陪王郎中尋孔征君。唐代。韋應物。 俗吏閑居少,同人會面難。偶隨香署客,來訪竹林歡。暮館花微落,春城雨暫寒。甕間聊共酌,莫使宦情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