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杜蘅綠,芳草日遲遲。檜楫今何去,星郎出守時。
彤襜問風俗,明主寄惸嫠。令下不徒爾,人和當在茲。
昔年經(jīng)此地,微月有佳期。洞口桂花白,巖前春草滋。
素沙靜津瀨,青壁帶川坻。野鶴每孤立,林鼯常晝悲。
送東陽王太守(末缺)。唐代。李頎。 江皋杜蘅綠,芳草日遲遲。檜楫今何去,星郎出守時。彤襜問風俗,明主寄惸嫠。令下不徒爾,人和當在茲。昔年經(jīng)此地,微月有佳期。洞口桂花白,巖前春草滋。素沙靜津瀨,青壁帶川坻。野鶴每孤立,林鼯常晝悲。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頎。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大都即事六首 其二。宋代。張憲。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霄漢勛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yīng)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yǎng)谷神。
送鄭德新方伯致仕。明代。朱誠泳。 霄漢勛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yīng)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yǎng)谷神。
讀改元詔口號。宋代。戴復(fù)古。 伏讀改元詔,仍觀拜相麻。競傳新政事,方見好官家。雪作豐年瑞,梅開近臘花。路逢江上客,立馬問京華。
胡明府書來道舊花園之游憮然作歌。。李蓘。 謝混游西池,休文宿東園。我曾醉臥君園里,至今魂夢猶騰翻。當時春色初蓓蕾,況有千金麗人在。蕙蘭吐氣光繞身,一曲能令壯心改。池水漣漪鏡靚妝,鎏金寶鴨焚都梁。陶然不知其處所,但見娟娟花月來東墻。人生好會易暌闕,一別楊花幾經(jīng)歇。美人眇眇春水長,萬里斜陽坐西沒。
題許宜之三詩卷 其二 文會堂。元代。曹伯啟。 講明圣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只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