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載京華客,歸來意若何。早凋三徑菊,空廢《五噫》歌。
開帙蟫魚落,褰帷蛛網多。草堂須檢校,從此臥山阿。
歸來 其三。清代。王鴻緒。 半載京華客,歸來意若何。早凋三徑菊,空廢《五噫》歌。開帙蟫魚落,褰帷蛛網多。草堂須檢校,從此臥山阿。
王鴻緒(1645-1723),清代官員、學者、書法家。初名度心,中進士后改名鴻緒。字季友,號儼齋,別號橫云山人,華亭張堰鎮(今屬上海金山)人。康熙十二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工部尚書。曾入明史館任《明史》總裁,與張玉書等共主編纂《明史》,為《佩文韻府》修纂之一。后居家聘萬斯同共同核定自纂《明史稿》三百一十卷,獻與玄燁,得刊行。一生精于鑒藏書畫。書學米芾、董其昌,具遒古秀潤之趣。為董其昌再傳弟子。著有《橫云山人集》等。 ...
王鴻緒。 王鴻緒(1645-1723),清代官員、學者、書法家。初名度心,中進士后改名鴻緒。字季友,號儼齋,別號橫云山人,華亭張堰鎮(今屬上海金山)人。康熙十二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工部尚書。曾入明史館任《明史》總裁,與張玉書等共主編纂《明史》,為《佩文韻府》修纂之一。后居家聘萬斯同共同核定自纂《明史稿》三百一十卷,獻與玄燁,得刊行。一生精于鑒藏書畫。書學米芾、董其昌,具遒古秀潤之趣。為董其昌再傳弟子。著有《橫云山人集》等。
陽羨溪山好,吾將老、曾見昔賢心。念此語空留,買田未遂,桃源一別,舊路難尋。
嘆人生,幾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爭似山人,煙霞占斷,洞天深隱,高臥長吟。
風流子 用顧東橋韻,寄史恭甫。明代。夏言。 陽羨溪山好,吾將老、曾見昔賢心。念此語空留,買田未遂,桃源一別,舊路難尋。嘆人生,幾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爭似山人,煙霞占斷,洞天深隱,高臥長吟。向仙臺佛窟,看紫煙斂散,白日升沉。時聽端流激玉,巖溜淙金。更健步堪游,底須策杖,直鉤可釣,不用敲針。何日扁舟滆水,獨訪云林。
觀物、觀我八首 其六 老。。陳肇興。 不信人生果是浮,茫茫今古一川流。繁華過眼都春夢,兒女催人到白頭。藥鼎丹爐供事業,桐鞋竹杖傲王侯。香山圖畫洛中宴,一樣婆娑醉未休。
送家鞏寧。清代。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洛陽道 二。南北朝。徐陵。 洛陽馳道上。春日起塵埃。濯龍望如霧。河橋渡似雷。聞珂知馬蹀。傍幰見甍開。相看不得語。密意眼中來。
二月三日點燈會客。宋代。蘇軾。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試開云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蠶市光陰非故國,馬行燈火記當年。冷煙濕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歸偶成。元代。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