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詩。
何處覓西施?垂楊柳蕭蕭鬢絲。
銀匙藻井,粉香梅圃,萬瓦玉參差。
一曲樂天詞,富貴似吳王在時。
太常引·姑蘇臺賞雪。元代。張可久。 斷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詩。何處覓西施?垂楊柳蕭蕭鬢絲。銀匙藻井,粉香梅圃,萬瓦玉參差。一曲樂天詞,富貴似吳王在時。
脂粉塘水在雪景間流淌,仿佛在洗濯當年宮女雪白的肌膚,使我一早起來,就激起了作詩的愿望。
白雪茫茫,何處尋西施的遺影?但見垂柳掛滿了冰雪,像鬢發添上了白霜。
井口堆雪像舀滿了銀子,梅園的雪粉還沾著芳香,高高低低的屋頂上,堆積著美玉,上下閃光。
我把白居易的詩作吟唱,眼前浮現著當年吳王夫差的富貴景象。
姑蘇臺:一名胥臺,在江蘇吳縣西南姑胥山上,傳春秋時吳王夫差曾與西施作樂于上。
斷塘:指脂粉塘,為吳王宮人傾倒脂粉及洗濯處,在吳縣西南靈巖山下。
索:應當。
匙:此作動詞,舀上。藻井:此指壁有彩飾的井,與作為天花板形式之一的古建筑術語“藻井”不同。
參差:此指屋瓦高下不齊。秦觀《春日》:“霽光浮瓦碧參差。”
樂天詞:白居易曾做蘇州刺史,有《題靈巖寺》等詩。樂天,白居易字。
參考資料:
1、天下閱讀網.太常引·姑蘇臺賞雪
這首小令題為《姑蘇臺賞雪》,一開始卻從距臺有數峰之隔的“斷塘”述起。“斷塘”即脂粉塘,元林坤《誠齋雜記》:“吳故宮有香水溪,乃西施浴處,人呼為‘脂粉塘’。”憑這個處所,已足與同樣因西施緣故而馳名的姑蘇臺發生感情上的聯系。“洗凝脂”意含雙關,它已暗點出“雪”的影響,實是因斷塘塘岸的積雪白如凝脂,而聯想起西施當年在此洗浴的景象。由此語激發起詩情和游興,引出“覓西施”;再由覓西施不得,但見柳樹積雪如“蕭蕭鬢絲”的悵惘,領出姑蘇臺的登臨。這種針線細密、接筍無痕的布局,不僅預先交代了姑蘇臺外圍的雪景,而且也表明作者“賞雪”并非單純的冬令游覽,而是“懷古”寄托的表現。
下片正面轉入“姑蘇臺賞雪”。“銀匙”、“粉香”、“玉參差”,生動地繪現了姑蘇臺上高高下下的積雪景觀。以銀、粉、玉作為比擬,與末句的“富貴”遙遙相應。“富貴似吳王在時”,表面上是贊詞,其實卻包含著微意。這是在說吳王富貴久已不存,如今臺上的“富貴”氣象,不過是如銀如粉如玉的雪堆的錯覺而已。作者在懷古意緒的驅動下,回憶起“吳王在時”的當年風流是不難想見的,但他原始的目的是“覓西施”,而此時卻無言提及。他所吟唱的“一曲樂天詞”,也已游離了登臺的初衷(白居易《題靈巖寺》之類游吳作品,并無絲毫懷古內容)。這一切正暗示了作者事實上的失落感。作者將感情表現得如此隱婉,實有一種“傷心人別有懷抱”的意味。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近現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眼底淞波,十年歌哭潮來去。摩挲彝鼎勘奇書。健筆班揚侶。指點庭花檻樹。問他時、憑誰認取。桃源何世,付與丹青,暗傳幽素。
三月初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四。明代。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種桑。宋代。陸游。 孔明百畝桑,景略十具牛,豈無子孫念,飽暖自可休。種桑吾廬西,微徑出南陌,三月葉暗園,四月葚可摘。戴勝枝上鳴,倉庚葉間飛,飛鳴各自得,人生胡不歸?歸家力農桑,慎莫怨貧賤,婚嫁就比鄰,死生長相見。
送賀御史出守蘇州。明代。吳寬。 吳民方切九重憂,祖道休將五馬留。朝寧久稱真御史,封疆還屬古諸侯。香凝燕寢韋郎詠,棹續花橋白傅游。我忝郡人無以頌,擬叨循吏傳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