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
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
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
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
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
但愿桑麻成,蠶月得紡績。
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歸園田居·其六。魏晉。陶淵明。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但愿桑麻成,蠶月得紡績。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在東邊高地上種植禾苗,禾苗生長茂盛遍布田野。
雖然勞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釀濁酒還滿可解乏。
傍晚時分駕著車子回來,山路也漸漸地變得幽暗。
望著前村已是裊裊炊煙,孩子們在家門等我回家。
要問我這樣做是為什么?人的一生總要從事勞作。
我只希望桑麻農事興旺,蠶事之月紡績事務順遂。
我不求聞達心愿就這樣,望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東皋(gāo):水邊向陽高地。也泛指田園、原野。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東皋”、“西疇”。
阡(qiān)陌:原本田界,此泛指田地。
巾柴車:意謂駕著車子。柴車,簡陋無飾的車子。
歸人:作者自指。煙火:炊煙。
檐隙:檐下。
百年:一生。役:勞作。
桑麻:泛指農作物或農事。
蠶月:忙于蠶事的月份,紡績也是蠶事的內容。
素心:本心,素愿。
三益:謂直、諒、多聞。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參考資料:
1、劉繼才.陶淵明詩文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曹明綱.陶淵明鮑照謝靈運詩文選評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
3、唐滿先.陶淵明詩文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26
4、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53-59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边@兩句敘事,顯得很隨意,是說在東皋種苗,長勢如何如何。但就在隨意的話語中,顯出了一種滿意的心情,他說這話好像是在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碧赵娭杏小皫г潞射z歸”,“濁酒”云云是常見的語句??磥硭麑Α昂射z”并不感到是多大的重負,差不多習慣了?!叭漳航聿褴嚕钒倒庖严??!薄稓w去來兮辭》有“或巾柴車”的句子。這兩句寫得很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農家的生活本來就是如此自然?!皻w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薄稓w去來兮辭》有“稚子候門”的話。等著他的就是那么一個溫暖的“歸宿”,此時他的倦意會在無形中消釋了。這四句寫暮歸,真是生動如畫,畫面浮動著一層安恬的、醉人的氣氛。這就是陶淵明“田居”的一天,這一天過得如此充實、愜意。
“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边@是設問,自問自答,如同陶詩“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句式。這與陶詩“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意思相似,表示了對勞動的重視?!暗干B槌?,蠶月得紡績?!鄙B榕d旺,蠶事順遂,這是他的生活理想,正如陶詩所寫:“耕織稱其用,過此奚所須?”下面寫道:“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薄八匦摹?,也就是上面所說的心愿。后面這一段通過設問,揭示陶淵明勞動的體驗、田居的用心,很是符合陶淵明的實際。
今《文選·江淹擬古三十首》收有這首詩,并被當作《歸園田居》的第六首。宋代大文豪蘇軾就以此為陶詩,還特舉“日暮”以下四句贊揚之,且寫了《和陶歸園田居六首》。而后世諸家以為此詩非陶淵明所作,當是江淹所作的擬陶詩。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種葛篇。兩漢。曹植。 種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陰。與君初婚時。結發恩義深。歡愛在枕席。宿昔同衣衾。竊慕棠棣篇。好樂和瑟琴。行年將晚暮。佳人懷異心。恩紀曠不接。我情遂抑沉。出門當何顧。徘徊步北林。下有交頸獸。仰有雙棲禽。攀枝長嘆息。淚下沾羅襟。良馬知我悲。延頸對我吟。昔為同池魚。今為商與參。往古皆歡遇。我獨困于今。棄置委天命。悠悠安可任。
代吳兒作小至后九九詩八解 其七。宋代。張侃。 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貍奴犬子尋陰地,八九春中日正長。
吊古。明代。倫文敘。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別浦春風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蛻颜囡L濤惡,況復登臨思轉多。
漢鐃歌十八曲 其十七 遠如期。明代。王世貞。 遠如期,招四夷?;实圩钌?,麒麟辟邪,符拔騊駼。拖沓焉施弛,苑囿付民居。詔司農,罷輪臺?;实圩钌?,干羽舞兩階。群臣上,壽玉卮。單于來,單于來。
自題畫梅。。金鑒才。 野梅如雪綴寒條,夢斷孤山月已凋。錦色千重應物累,春愁一點許君消。貪泉穿石真迷眼,細柳經風竟折腰。不覺只今林下客,青氈自擁話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