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
惟有恨,轉無聊。五更依舊落花朝。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凄風打畫橋。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風雨其明日是亡婦生辰。清代。納蘭性德。 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惟有恨,轉無聊。五更依舊落花朝。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凄風打畫橋。
窗簾上落滿了灰塵,素帶飄飛,我在凄涼的心境里不知不覺度過了這個悲涼的夜晚。好幾次偷偷地流下眼淚,猛然間看到你用過的妝奩翠翹。
心中唯有幽怨,對一切都興味索然。天已五更,又是一個殘花飄落的早晨,頹敗的楊柳已經落盡了樹葉。凄風冷雨抽打著畫橋,怎能不令人愁思滿懷。
于中好:即《鷓鴣天》,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也是曲牌名。
疏簾:指稀疏的竹制窗簾。素帶:白色的帶子,服喪用。
真成:真個。的確。暗度:不知不覺地過去。
青衫: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書生。
犀奩(xī lián):以犀角制做飾物的妝奩。翠翹:古代婦人首飾的一種,狀似翠鳥尾上的長羽。故名:這里指亡妻遺物。
冷雨西風:形容惡劣的天氣或悲慘凄涼的處境。畫橋:雕飾華麗的橋梁。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孫紅穎解譯,納蘭詞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16.02:第133頁
詞作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月初四,第二天就是亡妻盧氏的生日,這引發了詩人對亡妻深深的懷念,遂賦此詞以寄哀思。
參考資料:
1、閔譯平編.納蘭詞全集 匯校匯注匯評:崇文書局,2015.07:第47頁
上片寫室內,亡妻逝去后的塵簾飄帶、妝奩翠翹等遺痕遺物,由此觸發了對亡妻的深深的悼念,致使通宵不眠,清淚偷彈。“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夜已深沉,窗簾上落滿塵土,風兒靜靜地吹了進來,只見素帶飄動——這是惟一的“動”,除此之外,世界一片死寂。這個夜晚,難道真的就要這樣傷痛地度過。初四之夜,不但是個“可憐宵”,還要“暗度”,自是凄涼孤寂之意。想納蘭性德和盧氏此時,也正是風流年紀,而本是最當珍重的一個晚上卻只有納蘭性德一人孤單度過了,又該是怎樣一番感觸。“疏簾”“灰塵”“素帶”這幾個意象整體給人營造出來的感覺是:物是人非,人去樓空,往事塵封。“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納蘭性德在這個寂寥的夜晚,好幾次想起妻子,總要偷偷地抹上幾回眼淚。忽然看見妻子的梳妝盒旁邊躺著一支翠翹,更不由得睹物思人。在這個場景里,納蘭性德是一個人夜不能寐。但他不睡,別人未必都陪著他不睡。屋子里只有他一個人沉思往事,所以流淚也就流淚了,犯不上“偷偷地抹去眼淚”,又沒人看,詞中就是虛筆了,“偷”作為一個符號意象,所傳達的一個意思是:情何以堪
下片又擴展到室外,用室外之景進一步烘托出難耐的愁情。“惟有恨,轉無聊。五更依舊落花朝”,夜不能寐,轉眼已是五更天,馬上就要天亮了。“落花朝”即落花時節的早晨。十月初五不是落花時節,五月才是。盧氏之死正在五月。納蘭性德由妻子的生辰想到忌日,“依舊”二字無限悲傷:說到底,妻子也不可能死而復生,失去的便永遠也回不來了,以后的每一天都是一個落花朝呀。“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凄風打畫橋”,最后兩句以景語作結,強化了詞人內心的愁苦。室外景象依然,同樣的“落花朝”,同樣的“畫橋”,但卻生死殊途,物是人非了,故而今日只有長恨復長恨,痛苦難消,百無聊賴。
這首悼亡詞寫得尤為低落慘淡,此時的納蘭已經英雄氣短,唯有兒女情長,他失去了一生的紅顏知己,雖然還有很多好友還陪伴在他的身邊,但是妻子是他們所不能代替的,因此納蘭不會再有幸福,他甚至還在這首詞中流露出對人生的厭倦。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贈勤師。宋代。蔡襄。 勤為浮屠人,形類心不偶。獨負山林棲,遠犯風塵走。如聞大眾居,乃是賢豪藪。專意學文章,韓編不離手。退之所尚者,豈以言深厚。徑馳周孔域,不為雜說誘。大凡民之生,蟲豸均一丑。圣人酌中道,君臣與夫婦。飲食若衣冠,事行而易守。不喜釋老言,詆斥遭誣負。子今讀其書,無乃相紛糾。學本勿學末,何為恤眾口。
蕭蕭。。郭步韞。 蕭蕭木葉下園林,搖落偏驚抱恨心。老去不嫌青鬢改,愁多翻愛素幃深。菊當九日凌霜健,蟲避西風隱壁吟。正是夜來愁伏枕,誰家月下擊清砧。
送春坊董正字浙右歸覲。唐代。馬戴。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中。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
以詩句詠梅·微月黃昏句里香。宋代。方蒙仲。 千載幾梅詩,難在道首處。便是武夷翁,亦賞西湖句。
游仙六首 其二。明代。黎民表。 濯足紫沂海,晞發朝陽阿。云車載玉女,皓齒揚清歌。參差麗霄漢,玉轔隱相和。駕言憩玄圃,貽我瓊樹華。光儀忽以逝,茲意成蹉跎。岧岧閬風岑,汎汎蒙汜波。仙才諒非偶,浩嘆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