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綠間長紅,露蕊煙叢。花開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攜手處,往事成空。
山遠水重重,一笑難逢。已拚長在別離中。霜鬢知他從此去,幾度春風。
浪淘沙·小綠間長紅。宋代。晏幾道。 小綠間長紅,露蕊煙叢。花開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攜手處,往事成空。山遠水重重,一笑難逢。已拚長在別離中。霜鬢知他從此去,幾度春風。
小小的綠蔭叢中,開著嫣紅的鮮花;陰露滋潤著花蕊,隱約地嬌羞地藏在迷蒙的薄霧之中。花開花落,年年都是一樣的。只恨當年初戀時,手拉著手兒,在這綠蔭叢中,鮮花盛開之處。這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往事如夢一場空。
山重水復,遙相阻隔。當年的歡笑和恩愛,從此斷絕,此后再難得到。已嘗盡了失戀的痛苦和悲哀而長期處在離別當中。斑白的鬢發再告訴我,他早已遠去不再回來。何止幾個年月呵。
“小綠”句:形容花草的紅綠相間。長紅:成片的紅花。
蕊(ruǐ):花蕊。
煙叢:露水迷蒙的花叢。
“花開”句:劉希夷《代悲白頭翁》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惟:只。
攜(xié):牽。
拚(pàn):合棄,不顧,不惜。
霜鬢(bìn):白色鬢發。霜鬢,代指離人,也是自稱。
參考資料:
1、晏殊,晏幾道.無可奈何花落去 二晏詞: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01:第91頁
2、呂美生.中國古代愛情詩歌鑒賞辭典:黃山書社,1990年11月:第618頁
該詞創作于北宋。晏幾道經常即席作詞,命歌伎演唱,“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而已”。這首傷春思人的詞是詞人席間即興之作。
參考資料:
1、于翠玲,劉文忠.分調絕妙好詞 虞美人:東方出版社,2001-01第一版:第34-35頁
詞的上片先寫春日花開的景色,感慨物是人非,往事成空此。開頭兩句著力渲染花草的繁密茂盛,其中暗含著相比之下人不如花的意思,但抒情主人公并沒有沉浸在愁悶、虛無的情緒中,而且很順暢地過渡到了第三句“花開花落昔年同”。“花開花落昔年同”言外之意是:人卻不同了,感情變了,愛情毀了,人也老了。接下觸景傷懷。當年曾在花前攜手同游,今日花開依舊,而往事不復。這也像他在《歸田樂》中所寫的:“對花又記得,舊曾游處”。前三句寫春景,雖未點染如何美麗,也未寫如何蕭瑟,只淡淡敘寫。筆鋒一轉,“惟恨”二字,使人頓覺前面所寫春影也都染上愁容。
換頭寫相逢之難,有詞人要另尋知音之意,一個“拚”字,卻表明了他對愛情的決心,使這首詩的格調勝出其他懷人詞一籌。
下片感嘆重逢之難,但已作好長期忍受離別之苦的準備,即使等待到兩鬢成霜,也在所不惜,表現出感情的深沉,也表現出較高的精神境界。“山遠水重重”,寫道路阻隔,人各一方。“一笑難逢”,是說難得再見佳人一笑。古人有美人一笑千金之說。南朝梁王僧孺《寵姬》詩寫道:“再顧連城易,一笑千金買”。這首詞中“一笑難逢”有兩層意思:一說當年曾見佳人一笑,已經十分難得,如今山水相隔,不能期望再逢佳人一笑了;二說有了當年“一笑”,即使長在別離中也心甘情愿了。從當年“攜手”,到如今已是鬢發如霜,彼此沒有機會相逢;而從今以后,依舊是山水相隔,不知還要度過多少花開花落的春天,那么,對“往事”的追憶也會年年依舊吧?
詞家將曠遠深重的怨情融入詞中,感情真摯,幽怨彌深。通篇似直而紆,似達而郁,堪稱詞中勝境。借花開花落言戀情變故,“霜鬢”更知“一笑難逢”。詞意含蓄,哀婉凄切,余味無窮。
末二句以“鬢已成霜”這一最有代表性的變化,表現離別之人的思念之深,自然而深婉。同時這首詞也抒發了對景傷春傷別的淡淡愁緒,并無更多深意。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送李綖學士請示江韓諸君。宋代。劉敞。 我醉闕門外,臥備東藩臣。君從天上來,秀色落青云。留連三日語,多得所未聞。僻陋不自知,喟予久離群。南風吹白沙,六月天晝昏。送行不盡境,引望空復勤。相識何必舊,白頭或如新。有信當寄書,毋遺傾蓋人。
念奴嬌?巴山坐雨,久不得舍弟書。近現代。陳匪石。 夜來風雨,信天涯、一樣清明寒食。冶翠嬌紅渾見慣,夢里鄉愁如織。冢臥狐貍,灰飛蝴蝶,到處殘鵑泣。空城潮打,東邊淮月無色。籬落一樹荊花,移栽何地,荏苒春消息。萬里麻鞋三尺劍,吟望低垂頭白。峽束灘危,城欹樓迥,霧滿江南北。哀猿斷續,為余啼破空寂。
秋后夜起述懷。明代。林景清。 暗數流光似擲梭,平生事業愧蹉跎。不堪臥病經旬久,添得新愁萬種多。籬菊幽香才破萼,井梧涼葉乍辭柯。扶筇試向窗前看,強學吟翁一醉歌。
和陶詩二首 其一。明代。桂彥良。 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希圣,視古猶視今。所貴生世間,動止為人欽。有琴莫厭彈,有酒莫厭斟。窮居見高節,寡和乃希音。誰能言囁嚅,強顏隨冠簪。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