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花倒影,煙蕪蘸碧,靈沼波暖。金柳搖風樹樹,系彩舫龍舟遙岸。千步虹橋,參差雁齒,直趨水殿。繞金堤、曼衍魚龍戲,簇嬌春羅綺,喧天絲管。霽色榮光,望中似睹,蓬萊清淺。
時見。鳳輦宸游,鸞觴禊飲,臨翠水、開鎬宴。兩兩輕舠飛畫楫,競奪錦標霞爛。罄歡娛,歌魚藻,徘徊宛轉(zhuǎn)。別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爭收翠羽,相將歸遠。漸覺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破陣樂·露花倒影。宋代。柳永。 露花倒影,煙蕪蘸碧,靈沼波暖。金柳搖風樹樹,系彩舫龍舟遙岸。千步虹橋,參差雁齒,直趨水殿。繞金堤、曼衍魚龍戲,簇嬌春羅綺,喧天絲管。霽色榮光,望中似睹,蓬萊清淺。時見。鳳輦宸游,鸞觴禊飲,臨翠水、開鎬宴。兩兩輕舠飛畫楫,競奪錦標霞爛。罄歡娛,歌魚藻,徘徊宛轉(zhuǎn)。別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爭收翠羽,相將歸遠。漸覺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帶著露的花在水中映出了倒影,籠罩在一片淡淡霧中的青草,挨著池中的碧水。金明池的水波蕩漾出淡淡的暖意。垂柳呈現(xiàn)出一片金黃色,在風中搖曳,遠遠望去,對岸系著供皇帝乘坐的龍舟與準備供戲游的彩船。長長的虹橋,其臺階高低排列如雁齒般整齊,一直延伸到水殿。在柳樹之堤旁,魚龍曼衍嬉鬧。那里聚集著一群穿著嬌艷來鬧春的美女,音樂聲喧天。天氣晴朗,花木沐浴在春風中,光澤鮮亮;一眼望去,金明池好象唐代的蓬萊池水一般清澈。
偶然看見皇帝出游于此,舉杯與群臣共飲禊宴酒。在清瑩的池水畔,開設御宴。數(shù)葉扁舟如在畫楫上游蕩,奪錦櫥之戲的場面,就像彩霞般爛漫。游人盡情歡娛,歌頌《魚藻》佳曲,樂聲婉轉(zhuǎn)動聽。時有輕盈女子,每個人都佩垂著明珠,爭著去拾河岸邊的翠羽,漸漸走遠。高遠空闊的天空漸漸昏暗起來,就像夜晚的洞天之地。
破陣樂:唐教坊曲名,《宋史·樂志》注正官調(diào),《樂章集》注林鐘商。此調(diào)有數(shù)體,以柳詞為正體。
露花倒影:謂帶露的花在水中映出倒影。
煙蕪(wú)蘸(zhàn)碧:籠罩在一片淡淡霧中的青草,挨著池中的碧水。靈沼:此指宋瓊林苑中之金明池,池在順天門街北,周圍約九里三十步。
金柳:垂柳呈現(xiàn)出一片金黃色,在風中搖曳。
系彩舫龍舟遙岸:遠遠望去,對岸系著供皇帝乘坐的龍舟與準備供戲游的彩船。
千步虹橋:長長的虹橋。古人以步為度量單位,一步為五尺。虹橋,拱橋。
參差雁齒:虹橋上的臺階高低排列如雁齒般整齊。雁齒,喻排列整齊之物。
水殿:營建于水上之亭殿,金明池有水殿。
金堤:旁植柳樹之堤。
簇嬌春:聚集著一群穿著嬌艷來鬧春的美女。
羅綺:指絲綢衣裳。
喧天絲管:音樂聲喧天。
霽(jì)色榮光,望中似睹,蓬萊清淺:天氣晴朗,花木沐浴在春風中,光澤鮮亮;一眼望去,金明池好象唐代的蓬萊池水一般清澈。榮光,花木的光澤。蓬萊,指蓬萊池,在陜西長安縣東蓬萊宮附近。蓬萊宮,唐宮名,原名大明宮,高宗時改為蓬萊宮。清淺,清澈而不深。此處為偏義,指清澈。
時見:意謂突然看見,不期然而看見。
鳳輦(niǎn)宸(chén)游:謂皇帝出游。鳳輦,皇帝所乘之車。宸(chin),北極星所在為宸,皇帝如北極之尊,故后借用為皇帝所居,又引申為皇帝的代稱。
鸞觴禊飲(luán shāng xì yǐn):舉杯與群臣共飲禊宴酒。鸞觴,刻有聾鳥花紋的酒杯。禊飲,祓禊之后的飲宴。
翠水:清瑩的水。
鎬(gǎo)宴:即天下太平,君臣同樂戢(jí)御宴。此指皇帝宴群僚的禊宴。
舠(dāo):形如刀之小船。
競奪錦標霞爛:奪錦櫥之戲的場面,就像彩霞般爛漫。
罄(qìng)歡娛:盡情歡娛。
《魚藻》:《詩經(jīng)》中歌頌武王的詩篇。
各委明珠,爭收翠羽:每個人都佩垂著明珠,爭著去拾河岸邊的翠羽。委,委佩,委垂。翠羽,翠鳥的羽毛,可作飾物。
云海沉沉:謂高遠空闊的天空漸漸昏暗起來。云海,指高遠空闊的天空。
洞天:道教稱神仙居處,意謂洞中別有天地。后泛指風景勝地。
參考資料:
1、中華書局編輯部.《柳永詞》:中華書局,2013:第107-110頁
本詞寫北宋仁宗時,時值政治清明。柳永于天禧二年(1018)初到京都,柳永在京都感到都市的繁華和個人的自由歡樂,令他不由不贊美和熱愛太平盛世,詞人帶著新鮮與喜悅的心情由衷地歌頌,作了《破陣樂·露華倒影》贊美都城的繁華。
參考資料:
1、謝桃坊.《柳永詞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第27-28頁
詞的開頭,以三個四字句“露花倒影,煙蕪蘸碧,靈沼波暖”,真切地描寫了金明池的優(yōu)美景色——含露的鮮花池中顯出清晰的倒影,煙靄籠罩的草地一直延伸到碧綠的池邊,池水暖洋洋的。由“露花”、“煙蕪”和“波暖”可知是春日溫煦的早晨,而“倒影”、“蘸碧”和“靈沼”則點出了池水的清澈明凈和廣闊,這三句不僅寫景如畫,而且使人感到有一股春晨的清新氣息撲面而來,充滿著美感和活力,為全詞奠定了明麗熱烈的基調(diào)。“山抹微云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這是蘇軾的贊語(葉夢得《避暑錄話》),可見此詞的開頭何等地膾炙人口。
“金柳搖風樹樹,系彩舫龍舟遙岸”,繼續(xù)寫池了景象——岸邊垂柳飄拂的樹上系有許多爭奇斗麗的彩舟龍船,煞是好看。接著寫金明池上的仙橋:“千步虹橋,參差雁齒,直趨水殿。”《東京夢華錄》載:“仙橋,南北約數(shù)百步,橋面三虹,朱溱闌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起,謂之駱駝虹,若飛虹之狀。橋盡處,五殿正池之中心。”詞句所云,亦幾乎寫實,而又有文采,把仙橋凌波而起,雄跨池上,直通水殿的氣勢寫活了。“繞金堤”四句,著重描寫金明池上游樂場面。“曼衍魚龍戲”,敘寫上演的百戲花樣繁多,變化莫測:“簇嬌春羅綺,喧天絲管”,突出樂部歌舞妓人羅綺成群,彈奏起急管繁弦、聲騰云霄。這幾句渲染金明池上花光滿路,樂聲喧空的繁華熱鬧景象,雖為實寫,卻也寫得繪聲繪影,歷歷目。上片結(jié)語說:“霽色榮光,望中似睹,蓬萊清淺。”是此前現(xiàn)實描寫的升華葛洪《神仙傳》記麻姑語云:“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者,會時略半也。”詞語本此。詞人運用豐富想象而進入仙境,但見景色晴明,云氣泛彩,好似海中的蓬萊仙山。
下片以“時見”二字突兀而起。“鳳輦宸游”四句描寫皇帝臨幸金明池并賜宴群臣的景況。接著鋪敘君臣觀看龍舟競渡奪標。詞中“兩兩輕舠飛畫楫,競奪錦標霞爛”兩句,生動地再現(xiàn)了龍舟雙槳飛舉,奮力奪標的情形。這里筆法自然鮮活,詞意顯露,給人的印象十分深刻。“罄歡娛”三句,極寫宴會上群臣詠唱贊美天子的詩歌的盛況,帶有一定的頌圣味道。
“別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爭收翠羽,相將歸遠”四句,由寫皇帝臨幸而轉(zhuǎn)入敘士庶游賞情景。其中“各委”二句,化用曹植《洛神賦》之典,言游女各自爭著以明珠為信物遺贈所歡,以翠鳥的羽毛作為自己的修飾,形容其游春情態(tài)十分傳神。“相將歸遠”,相偕興盡而散。這一層描敘,使詞的意味更加濃郁,使詞的鋪陳更見深厚。“漸覺云海沈沈,洞天日晚。”以想象中的仙境結(jié)束下片:傍晚白云彌漫空際,廣闊深邃,池上巍峨精巧的殿臺樓閣漸漸籠罩一片昏暗的暮色之中,仿佛如同神仙所居的洞府,從而把汴京金明池上繁華景色的贊頌推到了頂點。
此詞為篇幅達一百三十余字的慢詞長調(diào),作者十分注意篇章的組織安排,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嚴密。上片泛寫池上景象,先敘金明池的水色風光,后寫游樂的熱鬧景況。下片重點描繪賜宴和爭標的場面,先寫皇帝臨幸情景,后敘士庶游賞情況。全詞條理井然,眉目清晰。“金柳搖風樹樹,系彩舫龍舟遙岸”兩句,不只寫出了池邊垂柳飄拂,彩舟爭艷的美景,也為后面寫“曼衍魚龍戲”和“競奪錦標霞爛”等作了伏筆。下片以仙境作結(jié),和上片結(jié)尾寫蓬萊神仙世界遙相呼應。
全詞由晨景始,以晚景終,敘寫了池上一天的游況,其間寫景、敘事、抒情融于一爐,前后連貫,首尾照應,充分體現(xiàn)了柳詞“層層鋪敘,情景兼融,一筆到底,始終不懈”(夏敬觀《手評樂章集》)和“音律諧婉,語意妥帖,承平氣象,形容曲盡”(《直齋書錄解題》)的特點。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黎城至潞城作。清代。申颋。 昨夜山風急,吹葉驚客館。晨起聞雨聲,未覺妨游覽。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漸緩。山峰與云峰,出沒渾不辨。夙愛巖谷奇,今喜道路坦。高吟興悠然,委轡任山蹇。原野遍氤氳,旭日遙峰展。空濛隔疏雨,眾壑殊晦顯。山鳥高下鳴,倏見晴光滿。雨氣蒸為霞,赤焰橫絕巘。恨無良友俱,妙賞誰余道。
韶光庾嶺轉(zhuǎn)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xiāng)。看到瑤華須發(fā)冷,吟殘玉屑齒牙香。
雨中春樹誰先發(fā),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擬高青邱梅花詩九首 其八。清代。陳世濟。 韶光庾嶺轉(zhuǎn)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xiāng)。看到瑤華須發(fā)冷,吟殘玉屑齒牙香。雨中春樹誰先發(fā),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兵亂后自嬄雜詩 其八。宋代。呂本中。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板蕩后,國勢土崩初。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cè)聽十行書。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宿江樓。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答盈盈。宋代。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松,花園春入屠酥濃。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盈盈初見十五六,眉試青膏鬢垂綠。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阿母偏憐掌上看,自此風流難管束。鶯啄含桃未咽時,便會郎時風動竹。日高一丈羅窗晚,啼鳥壓花新睡短。膩云纖指擺還偏,半被可憐留翠暖。淡黃衫袖仙衣輕,紅玉欄干妝粉淺。酒痕落腮梅忍寒,春羞入眼橫波艷。一縷未消山枕紅,斜睇整衣移步懶。才如韓壽潘安亞,擲果竊香心暗嫁。小花靜院酒闌珊,別有私言銀燭下。簾聲浪皺金泥額,六尺牙床羅帳窄。釵橫啼笑兩不分,歷盡風期腰一搦。若教飛上九天歌,一聲自可傾人國。嬌多必是春工與,有能動人情幾許。前年按舞使君筵,睡起忍羞頭不舉。鳳凰簫冷曲成遲,凝醉桃花過風雨。阿盈阿盈聽我語,勸君休向陽臺住。一生縱得楚王憐,宋玉才多誰解賦。洛陽無限青樓女,袖籠紅牙金鳳縷。春衫粉面誰家郎,只把黃金買歌舞。就中薄倖五陵兒,一日冷心玉如土。云零雨落正堪悲,空入他人夢來去。浣花溪上海棠灣,薛濤朱戶皆金镮。韋皋筆逸玳瑁落,張佑盞滑琉璃乾。壓倒念奴價百倍,興來奇怪生毫端。醉眸覷紙聊一掃,落花飛雪聲漫漫。夢得見之為改觀,樂天更敢尋常看。花間不肯下翠幕,竟日烜赫羅雕鞍。掃眉涂粉迨七十,老大始頂菖蒲冠。至今愁人錦江口,秋蛩露草孤墳寒。盈盈大雅真可惜,爾身此后不可得。滿天風月獨倚闌,醉岸濃云呼佚墨。久之不見予心憶,高城去天無幾尺。斜陽衡山云半紅,遠水無風天一碧。望眼空遙沈翠翼,銀河易闊天南北。瘦盡休文帶眼移,忍向小樓清淚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