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額紛紛競掃眉,此心直與古人期。三年并席惟夫子,一笑忘言謝小兒。
江國舊編塵漠漠,帝鄉新路日遲遲。儒冠道在無通塞,莫問高門知不知。
次韻和端夫席上送樗年。南北朝。鄒浩。 過額紛紛競掃眉,此心直與古人期。三年并席惟夫子,一笑忘言謝小兒。江國舊編塵漠漠,帝鄉新路日遲遲。儒冠道在無通塞,莫問高門知不知。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里后于周線巷住處辟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范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謚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
鄒浩。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里后于周線巷住處辟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范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謚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棲云庵。宋代。李綱。 禪老幽棲地,云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磐湖秋色同諸禪侶夜坐。明代。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奉和胡學士光大侍從游萬歲山詩韻十首 其九。。王洪。 殿閣青霄迥,山川紫氣高。門開天上日,地壓海中鰲。響徹蒼龍管,□傳碧甕醪。共歡千載遇,登賞總忘勞。
送彭稚修之蘭溪文學并寄胡元瑞。。歐大任。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