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腰間佩兩刀,刃可吹毛錦為帶。握中枕宿穹廬室,
馬上割飛翳螉塞。執之魍魎誰能前,氣凜清風沙漠邊。
磨用陰山一片玉,洗將胡地獨流泉。主人屏風寫奇狀,
鐵鞘金镮儼相向。回頭瞪目時一看,使予心在江湖上。
崔五六圖屏風各賦一物得烏孫佩刀。唐代。李頎。 烏孫腰間佩兩刀,刃可吹毛錦為帶。握中枕宿穹廬室,馬上割飛翳螉塞。執之魍魎誰能前,氣凜清風沙漠邊。磨用陰山一片玉,洗將胡地獨流泉。主人屏風寫奇狀,鐵鞘金镮儼相向。回頭瞪目時一看,使予心在江湖上。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頎。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別饒子聞 其三。明代。尹臺。 軺車戒嚴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行邁,執手衢路旁。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云中鵠,翩翩厲鳴翔。戢羽乍同止,展翮忽一方。欲從不可得,即置終難忘。愿勖崇明德,功業期自揚。
自題三十八歲小照 其二。清代。鄭孝胥。 吾年垂四十,頗亦厭虛辭。結習渾難盡,鳴秋略有詩。
勤王北望感懷十三首 其七。唐代。康有為。 國土同孤注,君王類置棋。金輪篡唐日,叔帶亂周時。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謀雖欲盜,天命豈能違。
懷李聰巒隨宦新甫 其七。明代。申佳允。 一望云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